第217部分(第1/4 頁)
記者們不信。
沒有一家媒體相信卡爾“不找新工作是因為需要休息”的說辭。
“或許是那些球隊開出的條件還不夠豐厚,沒有打動奧斯頓。”這些媒體開始自己腦補:“或者是奧斯頓看中了哪支球隊,但哪支球隊的主教練位置上坐著一個德高望重的名帥,不太好立刻明目張膽的將對方趕下來。”
除了上面兩個外,媒體給出的其他猜測更是千奇百怪。
但其實真相就是這麼簡單:卡爾不找新球隊,的確是因為他累了,想要休息了。
一個夏天的時間,他安撫了絕大多數的球員,讓他們告別了過去,迎來了新的開始。
但卡爾自己卻還沒有告別。
他的人雖然和慕尼黑1860斷的乾淨利落,但感情不是說撤走就能撤走的。
卡爾需要一些時間來對過去說再見。
而且過去幾年他都太忙碌了,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投資,很多事情都是一股腦的丟給經紀人去做,現在也該親自上手整理一下了。
……該死的門德斯,還以他沒有新工作,時間肯定多為藉口,一口氣給他接了好多廣告合約。
奇怪的是,和慕尼黑1860解除合約,處於無業狀態的他好像在廣告市場上更熱門了。
總之,人雖然是在休假中,但卡爾的生活一點都不清閒。
……
11月底,英足總做出瞭解僱英格蘭國家隊主教練麥克拉倫一切職務的決定,並付給對方250萬英鎊的“分手費”。
英格蘭足壇對於麥克拉倫被解僱這件事,反應較為平靜。
因為他們早就預料到有這麼一天了。
2006年接替埃裡克森成為英格蘭主帥的麥克拉倫,從上臺後就一直活在英格蘭球迷的批評之中。
如果不是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將貝克漢姆召回國家隊救場,麥克拉倫險些在07年就讓英格蘭從歐洲盃預選賽中出局,失去參加奧地利瑞士歐洲盃的機會。
後來雖然成功參加了08年的歐洲盃,英格蘭隊在這屆大賽上表現也還不錯。
但眾所周知那不是麥克拉倫的功勞。
大牌球星不聽話,對更衣室矛盾無能為力,戰術素養不高,臨場指揮更是渣,這樣的麥克拉倫壓根沒有駕馭三獅軍團的能力。
甚至在本屆歐洲盃結束後,各種內部外部訊息都顯示,自第二場歐洲盃小組賽後,英格蘭隊的戰術就不是麥克拉倫制定的了,而是英格蘭隊內的幾位球星和教練組一起商議出來的……
雖然沒有得到切實的證據證明這個說法,但是從歐洲盃上,麥克拉倫每場比賽都坐在教練席上那茫然四顧的表情來看,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以至於所有的英格蘭球迷都有感謝過上帝:“老天保佑,我們肯定是從一生下來就在做好事,才讓上帝保佑了國家隊小組出線的吧。”
歐洲盃結束後,雖然英格蘭成績沒達到預期,但因為比起往年來說還不錯,所以英足總沒有立即解除麥克拉倫。
他們又給了麥克拉倫一次機會,讓他繼續擔任著主教練的職務,在08年下半年的幾場友誼賽裡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如果能讓國家隊變得更好的話,那就可以繼續幹下去嘛。
然後麥克拉倫就用英格蘭對德國、對義大利和對蘇格蘭這三場友誼賽,證明了他自己是妥妥兒的尸位素餐。
於是英足總就真的怒了,他們果斷的解僱了麥克拉倫。
暫時先將國家隊助教維納布林斯任命為“代理主帥”後,英足總開始了滿天下尋覓三獅軍團下一任掌舵人的行動。
英足總的這次選帥行動倒是在全世界鬧的風波很大。
有人說:“英格蘭國家隊當然要選英格蘭籍的主教練嘛,咱們自古以來都是這麼做的,你看世界上其他足球強國,德國、義大利、巴西、阿根廷,不也一直選的都是自己人麼。”
也有人說:“埃裡克森和麥克拉倫執教國家隊的經歷只說明瞭一個真相,那就是——英格蘭主教練真的不行。三獅軍團要想崛起,還是得請外籍名帥,而且要是有強硬手腕的那種,那樣才能鎮得住更衣室裡的巨星們。”
頓時,世界上所有目前處於閒賦中的、略有些名氣的主教練們都和英足總鬧起了緋聞。
甚至還有那唯恐天下不亂的英格蘭小報,“信誓旦旦”的扯皮說:“其實貝克漢姆也是競爭國家隊主帥的有力人選,在不少民意調查中,萬人迷的支援率一直都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