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4/4 頁)
了一個筆記本速記。
“簡單來說,三角進攻就是球員們在進攻時候透過跑位構成一個個三角形,無論哪個球員持球,無論他控球多久,身邊總有人接應。可傳球的路線多,出球點就多,球就不會死,射門和進球的機率就大。”
“聽起來很像是巴塞羅那的足球風格。”
“是的,乍看下去確實像,但實質上是不同的。我研究過一點巴塞羅那的Tiki…taka戰術,它與其說是三角體系,不如說與室內足球的進攻策略更為相似,Tiki…taka雖然也要求彼此接近的三名球員要形成一個三角形,但巴薩的戰術靈魂是控制球權,是要求把球時刻都控制在腳下,在形成了三角形的情況下,球員們透過短傳撕裂對方防線。這跟我希望看到的三角體系不太一樣,三角不僅僅運用到進攻的時候,它在慕尼黑1860的作用也不僅僅是撕裂對方防線,而是帶動整個球隊的運轉,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讓每個球員都參與觸球和跑位。控球對於我來說雖然也重要,但那不是戰術核心,核心是跑動。”
“你一直強調的無球跑動?曼聯訓練裡的無球跑動?”
“糅合升級版。”
“三角組合是隨機的麼,還是說必定會有一個人當核心?”
“隨機的。我希望任何一名球員在場上都有默契的搭檔。球隊裡有很多一同從青訓營裡成長起來的球員,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優點。”
“可以說明一下是如何的組合搭檔麼?比如說拿本德兄弟、厄齊爾、邵他們幾個舉例?”
卡爾微笑:“例子很死板,我更希望你以後看到這種戰術被靈活的運用到比賽裡。”
記者感受到了卡爾的不願多談,他看了看時間:“最後一個問題,弗朗茲·貝肯鮑爾從去年開始建議德甲擴充到20支球隊,而尤爾根·克林斯曼則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德甲的整體質量而不是數量,對於他們兩人的看法,您比較支援誰?”
德甲到底應不應該擴充到20支球隊是這兩年在德國國內一直被討論的話題——前幾年歐洲足壇的流行趨勢還是給聯賽“減肥”,那時候英超和西甲經常被拉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