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綴其間的繽紛色彩;沿山蜿蜒而下的河流、溪潭,從斷崖頂傾瀉而下的飛湍瀑布;工整的山路,位置巧妙的雅緻亭臺,座座精巧卻又巍峨的宮殿。
而譚鳴遊如今所在的,地方不大,卻是整座山的最高處,聳立雲端。而他原本以為的濃霧,其實卻是渺渺雲煙。
因為站在了最高點,便不怎麼能看出整座山的奇秀幽險,也不太能體會到它的氣勢磅礴;但也正是因為在高處,放眼望去,便是心胸開闊和一股子由心升起的豪情。
據說,合歡宗的秘境綿延千里,有一主峰合歡,如兩股山脈交纏而上,直衝雲霄;又有十二峰,各具特色。
而譚鳴遊現在看到的,除了自己所在之處,卻是看不到別的山峰,想來,應該是以他現在的水平,還達不到先人設下的標準;而因為他就站在山頂,看不到山的形狀,也不好判斷自己在合歡宗秘境的哪兒裡。
順著山路向下走了一陣兒,曲徑通幽,修真界的仙山,果然與俗世不同。當真是一步一景,景景不同。
所有的花草樹木,皆是靈植,與現在外面出現的各種變異的新奇品種不同,這裡的靈植,都是譚鳴遊在先人留下的圖譜中可以找到的。而這些,卻個個都不普通。
譚鳴遊路過建在崖邊的觀景亭,進去瞧了瞧,發現風格竟然與譚家老宅的古建築非常相似,只是更為精緻。
而看的過了,譚鳴遊總覺得這些建築的風格有些似曾相識。排除老宅,譚鳴遊想了又想,才猛然想起,這裡比起譚家老宅來,卻要與試煉陣中的建築更相似。譚家的試煉陣由來已久,也不知道和這裡有什麼關係。
不過再細想想,沒關係才是奇怪吧。
合歡宗是宗門而不是世家,不可能只掌握在一家人的手裡。
雖然譚家先祖只是合歡宗其中的一任宗主,但譚家後人怎麼也可以算得上是合歡宗的一個傳承分支。要是與合歡宗沒半點相似,才說不過去。
譚鳴遊只走了一會兒,便沒再繼續。
看著順著山脈盤桓而上的幾處宮殿,譚鳴遊心想這裡面得有多少好東西,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但想要好好檢視如今的空間,或者已經不能叫做空間了,而該是秘境。想要探索如今的秘境,顯然不是一個輕鬆又快速的過程。
他這一閉關衝階,閉目不知歲月,也不知道用了多久時間,還是先趕回去再說。
這次事發突然,也沒有提前打聲招呼,不知道宣三是不是該著急了。
這麼想著,譚鳴遊就想先出去。這秘境,還是留待和魏宣三一起探索吧。況且,這次升級開放之後,也不知是不是可以帶人進來了,可以的話又能帶進多少人,還是要實驗過後才好。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