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地方,臉色怎麼那麼難看,那地方真那麼邪門?”
再邪門其實我也坦蕩蕩,因為有鎮邪法寶焚香爐在。
小昭說:“我跟你們說過,路上要經過墓葬道吧?據說那裡本來是一座大型陵墓的神道,不過現在叫墳道。”
“就是墳場嘍?”
“哪有墳場那種規模,你們能看到的不過就是一個個土堆,沒有墓碑的。不過有些被野狗刨過,極有可能會看到露在外面的白骨就是了。”
“白、白骨?!”我身後的沈二得瑟了一下。
小昭看沈二嚇得臉色都白了,樂呵呵說:“都是幾百年前死的人,你們要是不信那些迷信,沒什麼好怕的。只不過鄉里有傳說,活人經過那裡會被吸走陽氣,女人和小孩會被直接帶往陰間,這種說法無非就是讓人不要靠近那裡。”
沈二嚇得牙齒打架,貼著我的耳朵邊悄悄說:“我覺得墳道沒什麼,但是這小子有點可疑,我們不能跟他商量商量,繞路走嘛!”
我看穿沈二是避重就輕,不過小昭的話也有讓我好奇的地方。
“也就是說,那裡幾百年前有個村子?”
“是啊。”小昭道,“不過村子裡的人一夜之間全死光了,然後,有個年輕人把那些人都埋了,但是因為數量太多,一下子哪兒弄得到那麼多石頭做墓碑啊,所以就只有墳,沒有碑了嘍!”
沈二抱緊我,嘴裡直嘀咕小鬼頭陰陽怪氣。
我擠開他,問小昭:“村裡的人怎麼會一夜間全死了?”
小昭道:“哦,那是有個傳說的。”
小昭講的故事有點長,等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也已經看見那條墳道了。
由於這個故事是關鍵線索,所以我這裡精簡地敘述一下。
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往往一個村就一個姓,這個村子裡的人都姓沈,所以村子就叫沈家村。
村子裡由於沒有大夫,凡是生了病,都要走好幾公里路去另一個村找大夫,很不方便。村裡也經常有人一生病就只能等死。
有一天,村裡來了個要飯的乞丐,乞丐對村長說,只要賞他一個肉饅頭,日後一定會報答他們。
窮鄉僻野,饅頭是有,肉饅頭卻是奢侈品。
但是那個村長是個好心人,他看這個乞丐實在太可憐了,就召集全村人,每人家裡供出一點肉糜和麵粉,做了一個肉饅頭。
乞丐很高興地吃了,吃完又說,請求村長讓他留宿一晚。
雖然村民都反對,不過村長還是答應了乞丐的請求。
哪知,乞丐一住,住了半個月。
忽然有一天,村長生了一種怪病,村民特地把鄰村的大夫請過來,都治不好村長。而這個時候,乞丐卻說,他能治村長的病。
怎麼治的不是重點,重點是乞丐治好了村長的病,在沈家村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村民都把他奉為神醫,懇求他能一直留在村子裡。
乞丐說,為了報答村長的恩惠,所以他願意留下,直到他不得不離開的那一天。
後來不知過了多久,村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位神醫乞丐的身邊總是跟著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總是揹著一根長長的棍子,用布包裹得很嚴實。他沉默寡言,從來不和村裡的人說話,而且什麼事也不做,不言不笑,整日就坐在村口石頭上發呆,從日出到日落。
大家覺得,這個少年就像幽靈一樣,忽然就出現了,也許某天又會忽然不聲不響地消失,旁人還未必會察覺。
有人終於忍不住問神醫乞丐,神醫乞丐笑著說:“他是我到隔壁村看病時路上撿來的,看他孤苦伶仃,我便收養他做徒弟。小徒兒失憶了,記不起自己是誰,也怕與生人講話,慢慢的日子久了,會好一點罷。”
此後,這個年輕人到是不太在村口發呆了,有時候神醫乞丐會差他上山採藥,有時候又會打一籮筐河魚回來給村裡人豐富晚餐。
只不過,他還是不會說話,也不笑,村民就當他是個啞巴。
二十年過去了,村長開始察覺事情有些不對頭。
哪有人二十年都是一個模樣,沒有一點變化的?
大家眼看神醫乞丐臉上有了風霜雨露的細小皺紋,儼然比當初滄桑了許多,可是他身邊的小徒弟卻仍然跟當年一模一樣。
哪怕年輕人當年只有十幾歲,現在也該有三十多歲了。從少年到壯年,應該有個明顯的成長期,可是這麼些年下來,時間彷彿在這個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