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古墓裡有更大的寶藏,你們全副武裝過來,想找我和焚香爐一起去盜那座墓?”
張睿淡淡一笑:“你想錯了,寶藏我沒有興趣。那件大漏是一隻四十公分長的玉如意,如意上刻著銘文。文字我拓下來了,沈公子說你也看的懂,讓我帶過來給你看,免得說給你聽,你不信。”
張睿手一抬,白大褂遞過來一塊絹布,張睿將絹布交到我手上:“你自己看。”
我開啟絹布一看,寫的是梵文。
本來我是看不懂梵文的,不過在武漢沈家的那些日子,我為了想看一看沈家那本筆記,就讓沈二教我識別梵文。雖然學了點皮毛,不過絹布上的內容我確實看的懂。
看完以後,我驚訝道:“一清太上老君,二清元始天尊,三清通天教主?這些不是《封神演義》裡的麼,這什麼意思?”
張睿挑了挑眉,看來早料到我會這樣問:“來你這之前,我去找過沈公子,他給我看了他們家祖傳的那本筆記。”
“……”我驀然有種不知該說什麼的感覺,沈家老祖宗如果知道沈二這麼隨隨便便就把筆記給外人看,大概會還魂人間來教育這個敗家子。
不過張睿眼神在那瞬間變了一變,我猜他也一定用了什麼騙招讓沈二服帖。
在那一道凌厲的眼神之後,張睿的聲音沉了下去:“看了那本筆記以後,我想我知道要找的人是誰了。如意上的銘文內容,沈家筆記裡也有。筆記上說的是,沈千九當初收三個徒弟的目的,就是對應這三清。我還記得你說過,在沈家古宅的塔裡看到過三座石像,並列置於塔樓頂層。”
我微微一怔,點頭。
張睿眼神透出懾人的銳氣,道:“東方龍首,塔頂代表至高無上,天穹頂端。我想塔裡的三座石像也對應了三清的意思,三清既是最高仙境,三座石像代表居於三清境的三位尊神,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可是那三座石像,應該是炎帝、蚩尤和壁畫中蚩尤身邊的那個人。”
張睿莞爾一笑,有些神秘:“我先不告訴你那個人是誰,免得我這邊對你沒有吸引力。”
我臉色一僵,心說張睿顯然和兩個丫頭的目的相同,但他比兩個丫頭聰明多了。
“你是怎麼知道,蚩尤身邊的那個人的?如果你說那是黃帝,我覺得不可能。”
張睿笑而不語,慢慢淡了嘴角處那絲意味不明的淺笑,他道:“你說過,古宅下面的墓葬著炎帝和蚩尤,墓應該是蚩尤身邊的那個人營建的,那人和黃帝有深仇大恨,不管是誰,都不會把他們放在一起吧?但是,石像有三座,代表三個人,那第三個人應該是畫中蚩尤身邊的那個人,這些推測都應該不會錯。古宅下面的墓裡只葬著炎帝和蚩尤,那麼建造那座墓的第三個人的墓肯定在別的地方。”
我反駁道:“那個人不一定有墓。”
“有。”張睿道,“銘文中寫了,三清境就是三座墓,那第三個人的墓就是通天教主的‘碧遊宮’。雖然是假設,不過是不是這樣,去了就知道了。”
他挑眉看著我:“我是專程來問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如意經過鑑定,可能是屬於古滇國的東西,我想你還記得明王墓裡,那座古滇國的機關臺。”
不得不說,張睿這番措辭甚有技巧,該有的重點全在裡面了。
從明王墓出來,我就想過,那把古滇國的刀能啟動明王墓裡的機關,兩者會不會有關聯,現在看,通天教主的“碧遊宮”裡也藏著這樣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或許還和黃羊川的墓有關,而那裡的墓就是二十多年前考古隊去過的那個,曾在考古隊待過的顧教授在那時候把如意帶了出來,那麼,焚香爐是不是也去過那座墓?
張睿又說:“而且,有關古滇國的記載非常少,被記錄在如意上的那三座墓如果和這個古國有關,那麼裡面的葬品恐怕世間罕見。沈家古宅下面的墓,你說已經進不去了,現在只剩下通天教主的墓,姜五爺也在找那座墓,我們必須趕在他的人前面,所以我不能在這耽擱太久,你最好馬上給我答覆。”
我心神混亂,一時不知怎麼答覆。
想起《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是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對立的,塔中第三座石像被破壞,不知是不是隱含了這樣的含意?
那時候焚香爐在第三座石像前站了很久,他的神情隱在黑暗中看不清,我想起當時他的一舉一動,那些細節在腦海中反覆回放,忽然間,我彷彿抓住了什麼線索,卻又不夠清晰。
焚香爐說,他的記憶有一段空白,他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