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秦王根本不知道,純碎是魏冉謀逆未成,為了陷害大秦才搞出來的。秦國絕無稱帝之心。魏冉這貨不但謀逆,居然還想害的齊王成為諸侯國的靶子,實在居心不良。
齊緡王大怒,立即就把魏冉殺了。而在國內,秦國王室裡先王之母惠文後身邊的內侍舉報,說宣太后和人私通,生下涇陽君和高陵君(就是公子悝和公子市)。簡而言之,這簡直是天下醜聞。並不是說其他王室沒有,但是人家懂得掩飾。秦國這事弄得面子丟盡了。
秦王沒奈何,只得把自己的親舅舅叫來問該怎麼辦。華陽君有什麼辦法啊?他只能順著秦王的意思說這等孽畜就該千刀萬剮。
秦王寬容,直接賜了全屍。宣太后的時代徹底結束。
秦王再次令壽燭為相,秦國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居然沒什麼動盪就結束了。諸侯們再也不敢小瞧秦王。
壽燭能力不行的地方在於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平民出身,缺少魄力。秦王下狠手教育了兩年,現在也能用。
秦王需要的並不是什麼太能幹的人,壽燭是管理內務的一把好手。要秦王覺得,現在秦國需要的就是養民,征伐。要是誰敢內鬥,直接滅了。
秦王連住下了好幾道詔令,說是要休養生息。秦王派的人從西戎弄到了棉花種子和小麥種子,等這些東西到了以後他招了白起和壽燭入宮。
一般來說將軍都不待見謀士這類人,壞心眼特多,軍人為國家流血犧牲,這些人卻在內鬥啊內鬥。但籤於白起名聲太響,又和秦王關係不清不楚,壽燭對待他幾乎和秦王沒什麼區別了。
秦王就是商量事情來的。他家主做慣了,習慣自己思考好了就做決定,但一個國家容不得他胡來,他還是把壽燭和白起叫來商量。
“這是什麼?”白起看到了小麥和棉花種子,好奇的問道。
“這是適合我們秦國種植的農作物。”秦王笑了笑:“如果要種,自然是優先供給士兵的。不過,留種不多。我琢磨著,我大秦戶籍制度很好,十戶為一株,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參軍的。這很不現實,而且這兩種農作物種植方法除了我沒有人知道。不過農事肯定還得讓相國出一份力。至於誰先得益,你們兩個商量一番。”
白起倒是挺信他的說法,壽燭也很爽快的說先讓軍功高的人得益,不過種植方法肯定是有經驗的富農掌握。秦王直接讓流放的犯人種糧抵罪。到時候分到個將軍手裡的都是成品能吃的,能用的。
而且,據王上所說,這小麥能吃,外殼能餵養家畜,秸稈能取暖,根留在地裡當肥料。棉花能保暖,剩下的棉花樹能造國主用的那種紙。
而像豆類穀類秦王都提出了更合理的種植辦法。秦王說的休養生息真的不是假的。
優哉遊哉他把手裡的活忙完了,便讓華陽君上奏,說是宣太后本就不是太后,本來母憑子貴,但鬧出這種醜事,兒子也不當包庇。
秦王不理會,華陽君再奏,群臣也一起要求廢太后,秦王無奈,只得廢掉太后,重新封生母為貞靜夫人。秦王王后本楚姬,她是個聰明人,看出來秦王並不滿意他佔著王后之位,自請廢除王后之位。
秦昭王心裡暗暗滿意此女的識趣,也就假意推辭了幾次,楚姬堅辭說自己多年無子,惶恐不敢厚顏擔任王后。
秦昭王滿意了,改封原王后楚姬為惠明夫人。
秦國的大權終於全掌握在秦王手裡。他一高興就給和秦國交好的齊王送了一件千金難求的雪羽衣。衣服樣式華美,衣料輕靈,美的就像是初晴陽光下的白雪。
秦王宣告瞭,天下只有四件,除了秦王和白起再加上齊王這一件,只剩下一件,也不知道該送給哪個諸侯。
雪羽衣不光樣式華美,顏色純正,更兼之其水侵不溼,是難得的寶物。
東西一旦少了,那就珍貴的不得了,更何況秦國和齊國都是強國,秦王送給齊王,不光是兩國交好,更是因為齊國強盛。這件衣服代表的已經不是衣服,而是一種權勢。
各國諸侯紛紛爭奪不休,也不想一想,齊王這件衣服付出的代價都是萬金。其他諸侯國有拿出萬金的魄力嗎?
不管諸侯明爭暗鬥,最後秦王把最後一件雪羽衣送給了他的外甥燕昭王。
作者有話要說:
☆、第 19 章
第十九章改革
雪羽衣確實是好東西,但是好東西要看你有沒有名享受。秦王說休養生息那就是真的不準備在這幾年開戰了。
其實不開戰一部分原因是要休養生息,一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