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旋轉。無論是伸軀彎腰,跳躍抬頭、亮翅行走、展翅銜物、跳踢追逐、鞠躬曲背、原地旋轉,舞步都非常的靈動,動作迅捷變幻,妙不可言。丹頂鶴的色彩構成非常獨特,整個身軀以白色為基調,二、三級飛羽和頸部為黑色,頭冠鮮紅凝重。這種白、黑、紅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白色固有的一塵不染的品貌特質,常使人們從中體會到純潔、神聖、光明、潔淨、正直、坦率的思想啟迪。黑色常呈現出力量。永恆、剛正、神秘、高貴、堅強的意味。在全部色彩中,黑色與白色是反差效果最強烈的色彩對比,黑白兩極色集中在丹頂鶴的身上,會使人聯想到太極圖中陰陽魚黑白色彩對比所昭示的陰陽、虛實、有無、正負的對立意念,給人以神秘感和強烈銳利的美的衝擊力。紅色對人眼刺激效用最顯著,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最容易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常向人們傳遞出熱烈、吉祥、興奮、激情、絕豔、長壽的心理資訊。丹頂鶴頭冠上的這一點紅,使它身上的整個色彩活躍起來,給人以鮮活的美感。丹頂鶴站立時,黑翅梢垂於尾部,從頭部到尾部呈現出紅、白、黑起伏的節奏感。丹頂鶴的造型體現出”S”型的曲線美。“S”型曲線是最富魅力的曲線。丹頂鶴線條柔和流暢的身體,長嘴、長頸、長頭、長腿,給人以優雅、高貴的感覺。(引用《丹頂鶴文化》)
我被這美震撼到了,心中只有一個念想:我也要變成丹頂鶴。
忽地視線變高,我低頭一看,呆在原地。
我變成了一隻丹頂鶴!一隻嘴長、頸長、腿長的丹頂鶴!多麼讓人驚訝。一時間我大叫出聲,只叫了兩聲就被自己金屬利刃般高亢而嘹亮的嗓音嚇到。我不好意思的錯錯腳,低下頭。怪不得歷代詩人詠歎鶴鳴: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唐孟郊《曉鶴》)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唐元稹《和樂天感鶴》)
“清響徹雲霄,萬簌悉以屏”(明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附近的丹頂鶴聽到我的叫聲,也隨聲附和,引頸長鳴,一隻丹頂鶴甚至飛落到我面前。我被天降大鳥驚得往後一退,不由自主的張開雙翅保持平衡。哇靠,我的翅膀太大了吧,有兩米多吧。我好奇地聳著翅膀扭頭左看右看,愛不釋眼。
我跟前的丹頂鶴看到我張開翅膀,還以為我想和它共舞,也展開翅膀圍在我身邊舞起來。它先擎著雙翅,尖喙向天小跑了幾步,然後在原地跳起。體態優雅,如翩翩少年,神采飄逸,似英俊小生。我收起翅膀,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這隻丹頂鶴,身體也隨其改變角度搖晃,好像古風版搖滾哦。不多時;它頸部向前伸出,頭伏向地,彷彿在深深禮拜。不久又高高躍起,雙翅振動。我奇怪與這兩個動作,總有種我太好的預感,我停下來。
身旁的丹頂鶴似乎是興奮地鳴叫了兩聲,猛地飛起落到我背上,把我壓得一個踉蹌。
我終於明白不好的預感在哪裡了,靠,死臭鳥!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它竟然想上我!我氣地發瘋,癲狂地搖晃身體想把它晃下來,心想:等你下來你就死定了!
身上的雄鳥緊緊地抓住我背上的羽毛,鬱悶地除了保持平衡什麼都做不了。後來它估計是後知後覺的發現我的抗拒,這才不情不願的跳下來,想蹭蹭脖子安慰我的躁動不安。但是不安你妹啊,老子是憤怒啊!什麼優雅的破鳥,都是禽獸啊!我搶將上去毫不留情地一口啄向它的長脖子。它被我啄地上竄下跳,狼狽不堪。哈哈,它肯定沒見過像我這麼脾氣暴躁孔武有力的鳥了,我啄,我啄,我啄啄啄,看你還敢肖想我。最後它終於保持不住風度一躍上天離開了我的攻擊範圍。
哼,算你跑得快。
周圍一派安靜,所有的丹頂鶴都一動不動目瞪口呆地看著我,我朝他們長鳴一聲,看什麼看,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土鳥。
作者有話要說:分享一首詩《獨鶴吟》。全詩如下: 碧玉喙長丹頂圓,亭亭危立風松間。 啄萍吞鱗意已闌,舉頭咫盡輕重天。 黑翎白本排雲煙,離群脫侶孤如仙。 披霜淚月驚嬋娟,逍遙忘卻還青田。 鳶寒鴉晚空相喧,時時側耳清冷泉。因為鶴行走時,細腿高抬,挺胸昂首,邁著“矩步”,從不萎萎縮縮,瞻前顧後,而是輕行而沉穩,徐緩而強勁,有一種紳士風度,透著一股陽剛之氣。劉禹錫在《鶴嘆》詩中讚道“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日本作家江口渙的散文《鶴群》中描述:“上百隻鶴恰似飄搖於颶風中的鴻毛,輕盈飛揚;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渦,緩緩升騰”。 本文所有重點描寫的動物都是菡菡超級喜愛的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