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過了很久,他才覺得眼前一亮,原來是蘇雁歸把夜明珠遞了過來。
「還是這樣看吧。我爹記錄了下來的東西,就是為了讓人看的。而且,寧簡你應該算是後人吧?」
寧簡遲疑了一陣,才點了點頭,一邊接過夜明珠,在牆壁上摸索著看了起來。
越王朝熙和二十三年春,葉城以北各族動亂,靖遠將軍鳳庭樓領軍十萬趕赴葉城平定。
熙和二十三年春末,先帝擬詔立昭南王長女韓氏為後。五月,定北大軍糧草緊缺,葉北使者三過關河。
八月,立後大典,天下大赦。定北軍叛變,葉北各族揭竿而起,一日連取葉城、碎月、蕭城三城,氣勢如虹。
秋末,大軍攻至永城十里外,守城未戰而降。韓氏皇後隨外戚逃,上不肯去,宮中餘禁軍三百。
看到這裡,寧簡不覺停了下來。
蘇雁歸一直跟在他後面,也不禁有些奇怪了:「這記的是戰事,怎麼總穿插著立後啊、皇後的事呢?糧草緊缺,又為什麼緊缺?這個靖遠將軍就是太祖皇帝了吧?難道他堂堂一個將軍,就因為糧草緊缺所以叛變?」
寧簡輕輕搖了搖頭,拿著夜明珠轉向另一邊的牆上。
然而牆上的一行字,卻讓寧簡和蘇雁歸都愣在了當場。
帝君祈與靖遠將軍鳳庭樓相戀十二年,雖世俗不容、朝野非議,卻從未離棄。
「乖乖不得了,敢情這江山易主的大事,只為私情?」蘇雁歸忍不住叫了一聲,眼神中卻多了一分讚賞。
寧簡看了他一眼,道:「野史所載,都說是太祖愛戀君祈後宮的妃子,又因君祈忌他功高蓋主,獨攬兵權,有意藉平定葉北為名要殺他於葉城,所以太祖才聯合葉北各族叛變奪位,事後更排除眾議,將前朝妃子立作皇後。這位皇後在生下當今皇帝後就難產死了,太祖一生再沒有另立皇後,因此更讓人相信這場叛亂是為了一個女子。」
「可實際上,卻根本就是前朝皇帝跟太祖皇帝的愛恨糾葛。」蘇雁歸笑了,「這太祖皇帝也夠狠的,得不到人,就乾脆殺人奪位,了不起。」
寧簡沒有回答。
牆壁之上的記載還在進行,後面的話卻不再是史冊上嚴謹冰冷的文字,反而像是一個人的回憶,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當中人都以「實」自稱,顯然是蘇實對當年的事的回憶。
是時,實隨侍先帝近側,鳳將軍仗劍獨入祥明宮,先帝似早已預見,含笑而待。
鳳將軍質問先帝,先以皇命調他離京千里而後立皇後,置同心之約於何地;遣大軍平定葉北而後斷糧草,置十萬兵將的忠心性命於何地。
先帝答:昭南王掌江山半數兵力,覬覦江山而又嫉恨於你。我以立後牽制,以平定外亂為由奪其軍權。他斷你糧草,指望著殺不了你也能挑起你的叛變之心,好亂我陣腳。我私遣禁軍分十二路送糧草到葉城,就只盼你不要受累。你卻終究舉兵叛亂,奪我江山。如今城破國亡,生靈塗炭,君祈只能一死以謝天下。
鳳將軍察覺有異時,先帝已自刎身亡,只餘將軍撫屍長哭,哀聲悲慟,聞者唏噓。
「只是一個誤會……十二年的感情……」蘇雁歸看到最後,忍不住輕聲道。
「也不只是誤會,若不是本就有嫌猜,又怎麼會輕易被挑撥?」寧簡沒有那份惋惜,只是以事論事,「伴君如伴虎,就算有同心之約、白首之盟,誰知道什麼時候就翻臉不認人呢?」
蘇雁歸想了一會,笑著道:「那也對。寧簡,如果你是前朝皇帝,我是太祖,我也會奪你江山的。」
(12鮮幣)落花有意 第八章'三'
第八章'三'
寧簡聽著蘇雁歸的話,心頭莫名一顫,下意識回頭看他,卻沒想到直直地對上了蘇雁歸的眼。
黑亮的眼中有著分明的情愫,讓他很快就又別開了眼。
蘇雁歸卻哈哈地笑了起來,一手摟他的肩:「寧簡,你這是害羞呢。」
「胡說八道!」
寧簡錚的一聲拔劍,但兩人一前一後,他的劍本就不長,實在沒那麼容易往後架到蘇雁歸的脖子上,於是隻能握緊了劍,蹙眉而立。
蘇雁歸笑嘻嘻的取過劍鞘,又小心翼翼地套在劍上,順手摸了摸寧簡的手,才道:「寧簡,若你是前朝皇帝,而我是太祖,我一定不會像太祖那樣傷你,陷你於不義之地。」
寧簡只覺得他的聲音已經近在耳邊,氣流噴在耳上時,他就忍不住縮了縮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