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頁)
一截橫木突然落了下來,高起大叫一聲撲了過去,穀雨被他撲到在地上,只聽高起**一聲看,火光燻得他睜不開眼睛,大叫道:“高起!”
高起咬著牙站起身來,拉住穀雨的手道:“跟我走!”
穀雨回頭看去,卻已經不見了陳嘉遠的影子,只有濃煙咪不,還有漫漫火光。“皇上!”
“你告訴楊誠,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身後任憑逆賊處置,勿傷百姓一人。”
樓閣坍塌下來,穀雨淚流滿面。兩個人剛走到殿外面,高起便一頭倒在地上。穀雨大哭,抱起他道:“高起!”
終結篇:百花落盡 第6章 名揚天下
高起微微睜開了眼睛,看著穀雨道:“你沒事吧?”
穀雨含淚搖頭道:“你站得起來麼?”
高起咬著牙靠著穀雨站了起來,如意等人也趕了過來,急忙將高起扶上馬車:“咱們得馬上離開這裡,外城已經被大司馬攻下來了!”
穀雨含淚看向已化成一片灰燼的桃花宮,跪地拜了一拜。
南陳滅亡,堪稱一夜傾塌。因為楊誠早有圖謀,陳氏皇族一脈幾乎無人逃生。但始料未及的是,南陳的滅亡,竟然引起了一場殉國浪潮。自五月十四日始,自殺殉國,力戰而死的官員志士不計其數,光後來被追諡有據可考的就有六千多人。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守備太監宮女戰死的就達千人以上。當時的駙馬都尉馮仲明,曾率兵英勇抵抗,留下遺言曰:母年八十矣,當自為計,兒,國大臣,不可以不死。
穀雨一行人在京都外的章州停留下來。這一帶原是陳氏一族的故居,因此南朝志士甚多。穀雨憂心似焚,幾乎夜不能寐。如意看著心疼,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只好一個人默默流淚。衛榮陪著穀雨四處奔波,看著穀雨愈發憔悴,便道:“屬下知道我朝忠義之士的聚集地點,少爺要不要過去看看?”
穀雨一聽立即便要前往。眾人驅車來到城西的一處農家,只見裡面滿滿的聚集了數百人,看打扮卻是各色人等,一個個或慷慨激昂,或搖頭嘆息。
穀雨突然將玉冠摘了下來,撕破自己的衣袖,拉下一塊綁住了自己的頭髮,咬咬牙跑到高抬之上。眾人見這樣一個光彩奪目的少年,全都望了過來。
穀雨一身素衣,含淚高聲道:“鄙人溫穀雨,是溫大將軍的弟弟。家兄不幸身亡,鄙人當與眾將士共生死,奮力抵抗逆賊!”
大風吹動他的衣袖,更見他面目堅毅。眾人之中,有人認出穀雨的身份,即便是不認識的,聽到溫顧朗的大名,一個個全都肅然起敬,齊聲響應。
穀雨高聲道:“反對楊誠逆賊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力量分散,群龍無首,還請各位推舉一名主帥,統領軍政,以保萬全!”
人群中有人喊道:“我等願意聽從溫公子調遣!”
“是啊,大將軍將名遠播,深受天下人敬重,公子既然是大將軍的弟弟,理應率領眾人,天下群雄必群起而應之!”
穀雨抱拳道:“推舉主帥,要德高望重,或者功勳顯赫,各位推舉我做主帥,試想主帥一職責任何等重大,敢問各位肯聽我的命令麼?!”
“願意!”眾人齊聲響應。如意捂著嘴低聲飲泣,高起含著淚看向她道:“你哭什麼?”
如意搖頭道:“要是皇上能看到少主如今的樣子,心裡想必也欣慰吧?”
高起笑著看向穀雨道:“這才像皇上的兒子,溫將軍的弟弟。”
穀雨拔出青玄劍,高聲呼道:“大司馬楊誠,威逼國主,迫害良將,以至我南朝生靈塗炭,此等逆賊,你我有志之士共討之!穀雨有幸,曾得先皇眷顧,先皇有言,亡國不亡骨氣,斷頭不斷脊樑,我溫穀雨在此立下誓言,他日必取狗賊性命,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溫顧朗將名遠播,天下有志之士紛紛響應,很快便建立了一支四千餘人的隊伍。穀雨年幼,並沒有任何行軍打仗的經驗,全賴高起等人在身旁扶持,聲勢日益壯大。他日夜挎劍巡邏,並制定了一系列賞罰條例,軍紀也極為嚴明。如意見他瘦得厲害,心裡擔心他的身體,便勸他多休息,但穀雨彷彿有無窮的精力似的,整日在外奔波。十八日,穀雨終於不堪勞累病倒在床,而且發起了高燒。迷迷糊糊間,他彷彿看到他與溫顧朗最後告別的那個夜晚,他登上馬車去,溫顧朗突然叫住他,無限寵溺溫柔:“以後大哥不在你身邊,不能再為你撐腰,你要學著自己保護自己啊”。
穀雨哭泣著醒過來,如意慌忙撲上去,含淚叫道:“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