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腰間卻繫著一條紅色長綾。她大步流星,走得極快,全無一般姑娘家的嬌柔之態,衣袂與長綾都隨風而動,望之飄然,別有一種瀟灑之態,走到尚宣面前行禮。〃水紅菱給王爺請安。〃正是名滿天下的一品帶刀女護衛水紅菱。
這就是說這貴公子行事周密,無論尚宣怎麼猜,他都輸定了。
眾人先是驚訝,最後忍不住欣賞地大笑起來,連尚宣都幾乎忍不住要笑起來。
那貴公子用的這法子,竟是如此聰明取巧,然而他在前面兩副賭局中已經展現了自己的風度與實力,在他等到最後才用出來,大家已非但不會對他輕視,覺得失望,反而只有更佩服他的機智,一個個歡聲雷動紛紛歡呼道:〃公子自然該算是勝了,誰也沒有話說。〃
〃連御前帶刀護衛都能搬動,〃尚宣微笑著瞧著他道,〃如此機智武功還有風姿氣度,當真令人歎為觀止了。你是誰,想我不過繼承世襲王位才多久,連明州城都沒出過,我到底犯了什麼大案要讓你如此大費周折?〃
第 4 章
〃下官姓莫,上輕下寒,王爺美質良才正是新君的最佳人選,紅菱原本並非我的屬下,我只是想此次前來迎接王爺入京,長路漫漫,難免事多,有個姑娘總比都是男人好辦事一點。〃
莫輕寒,這個名字一出口,每個人的眼睛立刻都盯在他身上,哦,這就是莫輕寒啊,能廢能立皇帝的當朝權相。傳說他三頭六臂,手段通天;傳說他面目猙獰,狼心狗肺;也有傳說他忠肝義膽,英氣威武,直逼關老爺;豈料今日一見竟是一位濁世中難得一見的翩翩佳公子,一派斯文秀氣,真正叫人不知道該失望還是驚喜?
前不久才發生的廢立新君事件震動朝野,莫輕寒早知道外頭樣看他的人都有,有說他是當世董卓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也有說他是本朝霍光,忠心耿耿,為國為民。
但是他捫心自問,還是不後悔當初所作的抉擇,莫輕寒會想著這勢必影響起他一生的大事。
三個月前,慧帝架崩,享年二十一歲。皇后張怡才十六歲,並無所出,其他後宮佳麗也無子嗣。由誰來繼承帝位,這是成了以莫輕寒為首的諸位公卿大臣所面臨的極大難題。
他們商議來商議去,按照血統的遠近和輩份,最終便選擇了慧帝的侄兒尚賀,豈料從此相國辦公的政事堂就熱鬧了。
〃來長安途中,陛下命令家奴強搶民,藏在車中,供自己在路上尋歡作樂。〃這是沿途的各府官員寫來的奏摺。
〃陛下不務正業,整日只是觀賞以從宛城帶來的那些伶人的歌舞雜耍為樂,一時興起便隨意賞賜錢財官位,揮霍無度。〃二品大總管申英對莫輕寒訴苦。
〃國喪宮中禁肉,陛下卻召下官以山珍海味上菜,下官怕壞了禮法不敢答應,陛下便命人私自出宮買雞、買豬,拿回來宰了大吃大喝。〃太官(負責皇帝飲食的官員。)也看不下去。
慧帝的宮人更是哭訴,〃陛下逼淫後宮。。。。。。〃
平王自覺已經登基,貴為天下第一人再無人可以約束他,莫輕寒屢次進諫,他都置之不理,只道莫輕寒情寬厚,容易對付。
豈料莫輕寒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置身家性命於不顧,要把皇帝拉下馬。莫輕寒把工部侍郎庾淵請來相商,〃我欲效法伊尹,子深你怎麼看?〃
庾淵考取進士時莫輕寒是他的主考官,莫輕寒出題並不是單考文才的,他考的實用的治水之道。不少考生抓耳撓腮,庾淵卻從容應考。,而且文采風流,一向言行謹慎的莫輕寒閱卷時拍案叫絕,擊節讚賞,喜道,〃好個庾郎〃,當下將庾淵的卷子承給慧帝慧帝,慧帝也是欣賞不已,等到殿試發現人物更風流,於是欽點為甲等及第進士。是故當朝官員多稱庾淵為庾郎,庾淵則尊稱莫輕寒為老師。
庾淵一聽莫輕寒打算學那殷朝廢黜了昏君太甲的國相伊尹,力保國家安定,當下立即說:〃老師,天下為公,如今天子失德,有負社稷,理應把他廢聲掉,再選賢明。〃
〃談何容易?〃就算他為了不使尚家王朝傾覆寧願擔負所謂擅自廢立的惡名,滿呢朝文武又肯不肯?
〃周公尚有恐懼流言之日,老師若要做大事就不要顧忌這許多,只要您主意已定,學生必當助老師一臂之力。〃庾淵聰明絕頂,一聽莫輕寒嘆息便知原因。
〃那我們需要從長計議。〃
莫輕寒在準備充分後,於平王即位的二十七日,將所有在朝大臣、列侯、博士等召集到未央宮。莫輕寒開門見山地問道:〃平王昏庸無道,恐怕要危害社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