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2 頁)
是明黃,天祚是康熙特批的與太子同級的杏黃,福全和常寧則是皇子等級的金黃,剩下的黃色則要稍遜與金黃。學校裡大多數人也都是黃帶子,還有些是皇太極兄弟一脈的覺羅,是紅帶子,普通大臣家的孩子系的就是不同深淺的藍帶子。
套用《大碗》裡的話就是,在學校裡,你要不是黃帶子,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學校的課程也做了改革,由康熙和順治共同完成,中間還參考過妹霸烏娜希的意見,反正就是比天祚能夠想象到的還要麻煩。
所謂教育改革,就是越改越逼得學生想要革命!
早上還是寅正(凌晨四點)開始上早自習,晚上酉時(晚上七點到九點)放學,每節課三刻鐘(四十五分鐘),休息一盞茶的時間(十分鐘),上午十節文化課,一直到未時休息半個時辰吃飯,未正(下午兩點)開始繼續上六節騎射課,酉時初刻差不多結束,完成任務的可以先放學回家,完不成的繼續上晚自習直至完成回家。
——苦逼都不足以形容這樣變態的上課量。
而除了以班級為單位的必修課外,學校最大的改變特色就是源自於烏娜希同學的興趣選課,也就是所謂大學式、國外式的“班同,學生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選修課,修夠學分算完。
由於初次接受,所以沒有特別大的改動,初定為一個星期一次,每次一節課,教授的大多是傳教士湯若望主張的西學,由湯若望請了幾個同在大清傳教的朋友,真正的學者,還在湯若望的積極聯絡中,又或者是來的路上,大清報銷路費。
鰲拜抽冷子來學校參觀的那天,剛好就是在天祚和康熙一同選擇上幾何課的時候。
順便一提的是,當初因為康熙選擇了幾何課,這門選修課又發生了一次十分慘烈的名額爭奪戰。於是,能夠留在幾何這門課上的那都是腦筋十分靈活之輩,學習速度奇快。(因為關於這個報課名額,家長的背景是無法參透進來的,所以……╮(╯_╰)╭)
鰲中堂無疑是個公認的自持軍功,欺主年幼,想要把持朝政的野心家。
而現在,在這個野心家心中,他的眼中釘已經差不多由內大臣飛揚古一家,轉移到了榮親王天祚和他舅舅費揚古一家。他想,當初他果然是應該除掉這個不省心的傢伙的,現如今吳良輔被順治遺詔陪了葬,讓他損失了一個不小的眼線,也失去了做掉天祚的機會。
天祚這麼小就懂得聯合握有軍隊實權的安親王嶽樂來對付自己,將來等他長大了那還得了?BY:拎不清現實的杯具鰲拜。
但,作為滿清第一巴圖魯的鰲又是極其自負的,他怎麼著都不願意相信他竟然會在一個小奶娃身上陰溝裡翻船,所以他要親自來會會他的這位“小政敵”。確定一下對方到底值不值得他把他定位於政敵的位置。
作者有話要說:擒鰲拜,滅三藩,乃真的以為接下來的路線會是這個嗎?以某的RP……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這些事情肯定要發生,但主線不會是這個,主線是蝦米呢?主線是康熙兄貴要大婚鳥~~o(》_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