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昨天,我有勸江南,可他不願意。。。。。。所以我也沒辦法。。。。。。〃
〃別說了。〃冷亦秋擺擺手,〃阿四說得對,是我太小氣了。江南他有自己的想法。。。。。。〃
〃抱歉。。。。。。我。。。。。。〃
〃沒事。〃冷亦秋笑了一下,剛才的陰霾一掃而光,〃回去的盤纏夠嗎?不夠的話我叫賬房取點給你。〃
〃不用了,謝謝。一直受您照顧,真是不好意思。〃
〃呵,不是兄弟嗎?兄弟還說這個?路上小心,一路順風。我就不遠送了。〃
〃嗯。〃
還好,冷亦秋沒有生氣,方子山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了。
離開的時候已是巳時末,冷亦秋的夫人們送給江南很多東西,但是江南只收下了阿四給的花種,還惹得她們不高興呢。
〃唔。。。。。。〃方子山伸了了個懶腰,這輩子怕是再也不會來京城了吧?天子腳下也不過就是這麼回事,繁華一點、人多一點,終究還是比不上自己的家鄉。
經過長樂門沒有像別的百姓接受守衛的細細盤查,大概是冷亦秋事先打過招呼吧。
想想冷亦秋,方子山覺得他的確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漢子……冷亦秋剛才在大廳的怒吼讓他以為自己和江南會走不出冷府。
和那個男人相比自己過於優柔寡斷,或許那是有錢人才有的氣度吧?或者正是有那樣的氣度才能擁有如此家產。自己不過是一個沒有權勢、沒有財富的平民,無法體會。
但是一件事情方子山有點在意,臨別時冷亦秋突然小聲說了一句話:〃你,不過是比我早一點認識他而已。〃
突兀的話,讓他想了很久;假如是冷亦秋先遇見江南,江南會跟他走嗎?假如自己一個人,能順利穿過沙漠嗎?
〃假如〃。。。。。。這兩個字實在太虛幻了,人生可沒有那麼多的〃假如〃,他笑著把這句話拋在腦後。
離開京城是十一月中旬,再怎麼拼命趕路,憑他們雙腳之力也絕無可能在春節前趕到江南,闔家團圓的日子還要在異鄉漂泊,方子山多少有點無奈。還好身邊有個江南,不會太寂寞?
天越來越冷,晝短夜長,每日天不亮就出發,可是過了申時也不得不停下來找歇腳的地方。而且江南還是孩子,成日趕路對他來說實在辛苦。
十二月中旬他們終於到了唐州。從大漠到京城,再從京城到唐州,回家的路程已經過半,他們離朝思暮想的家鄉越來越近。
〃過了河,前面就是城門了。〃方子山靠在橋欄上休息,前面一片竹林吸引了他的目光。晚霞給竹林鍍上一層餘光,竹子青翠欲滴、生機勃勃。再看過去,一座古廟掩藏在竹林中。
在寺廟借宿絕對比進城找客棧划算。盤纏越來越少,方子山不得不精打細算……只需要捐一點香火錢就可以住一晚,
還有齋飯吃……〃江南,今晚我們去寺廟借宿吧!〃
少年點點頭,跟著他沿著石階走進竹林。
破舊的廟門緊閉著,寺門上方橫刻著〃竹林寺〃三字。應該是因這片竹林而得名。不確定有沒有人,方子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敲響了紅漆剝落的大門。
〃叩、叩。〃敲門聲在空寂的林間迴盪,過了好一會兒,門才〃吱呀〃一聲開啟一條小縫。一隻警備的眼睛透過門縫上下打
量他們。
〃這位大師,我們路過此地,想在貴寺借宿一晚。〃
門合上了,〃卡嗒〃兩聲後再度開啟。
〃請進。〃
是一個年輕的和尚,約莫二十出頭,五官清秀,方子山有些好奇,他這麼年輕怎麼就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了呢?
〃謝謝大師,在下方子山,江南人,這是我的弟弟。〃為了方便方子山都稱江南是他的弟弟。
和尚輕輕點點頭:〃貧僧法號覺遠。請施主隨我來。〃
寺廟外表破舊,內部也不大,院裡幾棵古樹枝葉茂盛,可見寺廟歷史悠久,卻不知為何如此破落。經過煙霧裊繞的大雄寶殿,看著威嚴的佛像,方子山也感到莊嚴肅穆。他停下腳步。
虔誠地在菩薩面前祈禱……祈禱旅途順利,還有在江南的娘子一切安好。
穿過大殿,方子山有點不安。
寺廟雖小,但只有覺遠和尚一人,實在太不尋常。他警惕地四處張望……這年頭,冒充和尚打劫的人不是沒有。
彷彿感到他的疑惑,走在前方的覺遠突然說:〃師傅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