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臺子周圍很多兵士手持武器,來回巡視。
顧晚楓回頭看嶽凡。
“額,這是抓到的亂民,正在示眾。”嶽凡道。
“亂民?不是流寇嗎?”顧晚楓不解。
“經過審訊,抓到的這些人只是在一幫流寇的慫恿和鼓動下,趁亂鬨搶的普通村民、遊民和一些小混混。”
“怎麼會有這麼多?”
“這次騷亂主要是一這些亂民為主。那些背後煽動的主謀們,有些身手,早就在混亂中四散,隱匿起來。”
“一個也沒抓到?”顧晚楓挑眉。
嶽凡張張嘴,又閉上了。說不說都丟人,還是別浪費口水了。
顧晚楓不再追問,慢悠悠走到城樓的角上。秦鴻溯一個人站在那裡,臉隱匿在陰影裡。
“你叫我來是為了看這個?”
“不是,”秦鴻溯轉過頭,面無表情,“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什麼意見?”
“朕該怎麼處置這些人?”
“皇上有那麼多謀士大臣,怎麼也不該輪到我這個外人說話吧。”顧晚楓道。
“朕就是要問你。”秦鴻溯聲音不大,但聽上去沒有一絲溫度。
顧晚楓怔了一下,抬眼看城下黑壓壓的那些罪民:“皇上不是已經有決斷了嗎?”
“奧?何以見得?”
“這些人,雖然有罪,但很多隻是不明真相,跟風哄搶,並未傷人放火。本質上,只是生活所迫或者貪圖小利,絕非大奸大惡之徒。按照西嘉的法律,搶奪他人財物,聚眾滋事者都應處以鞭刑。但是,皇上並未命人行刑。可見,皇上根本就沒想罰,而是,想——殺。”顧晚楓最後一個字,說的很輕。
秦鴻溯笑了:“朕就不會是心存仁厚,略施懲戒,便放了他們?”
“皇座是白骨堆成的。自古帝王,有昏庸,有賢明,有暴虐,有軟弱,但是,從來沒有仁厚。越是賢明君主,越與仁厚無緣。沒有殺伐決斷,何來江山穩坐?”顧晚楓毫不避諱道。
“這話,只有你敢當著朕的面說。”秦鴻溯突然上前一步,把人圈住,低聲道,“仗著朕疼你,不捨得罰你,嗯?”
顧晚楓剜了他一眼:“做人最忌狂妄自大,皇帝也是人。”
秦鴻溯終於露出一個帶著溫度的笑容:“與君共勉。不過,朕就喜歡你的膽大妄為。”(皇帝,你這叫賤賤==)
他放開顧晚楓,笑容淡去:“這些亂民,如果只是鞭打一頓,關上一年,他們會覺得原來也不過如此,沒什麼嚴重後果。不只他們,所有子民都會這麼想。心懷不軌之徒就憑仗百姓心中這點僥倖,煽動民眾作亂。不殺一儆百,斬斷亂源還會有更多人成為棋子。天子腳下,無視皇權國法,需要代價。用他們的血,來換西嘉朝廷穩固,百姓安居。他們死的,不冤。”
說罷,秦鴻溯朝不遠處的一個軍官擺了下手。然後,他背過身,拽著顧晚楓朝城樓下走去。
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陣驚叫哭喊之聲,淒厲無比,即使隔著很遠,也讓人心驚。
南門外的一片屍骨如山,血色瀰漫,讓流言滿天,人心躁動的京城,霎時間一片死寂。
“勾結盜匪,滋擾百姓,犯上作亂……屍首於刑臺示眾三天,以儆效尤!”傳旨官尖利的聲音,連繁華都城中最後一點點作奸犯科的心思,也淹沒了。
“大人,最近兩天京城的治安奇好,大街上連乞丐也不見幾個。”捕快如是說。
“皇帝真是狠。莊主,看來我們想再利用遊民製造事端,不可能了。”蓮心如是說。
“皇上!上百人,怎能這麼不分輕重全都殺了!如今民心惶惶,老臣,老臣……”老太傅哆哆嗦嗦如是說。
“後天,就是科舉大考。眾位卿家,全心去準備科舉,為西嘉早日覓得棟樑。”秦鴻溯早朝時如是說。
“總算他奶奶的有點喜事了。”顧晚楓如是說。
“公子!你又說髒話!”紅綃如是說。
不管外面如何腥風血雨,科舉考試還是轟轟烈烈拉開了大幕。
木雪寧在院子裡嘆氣,突然被人捏住了腮幫子,“唔……”
“小小年紀,整天長吁短嘆,也不怕變成小老頭。”譚瑞鬆開手,坐到木雪寧對面。
“我才不小……我就是覺得,這幾天之內,發生了這麼多事,讓人不免膽寒。”木雪寧小聲說。
“膽寒?這就是權術,就是你我寒窗苦讀最終要走的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