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雖然打著為國除賊的旗幟,可一旦牽扯到各自利益,就爭得頭破血流,互不相讓。
董卓捨棄洛陽之後,汜水關的守關將領就投降了,眾諸侯很快直闖洛陽。曾經刺殺董卓的曹操也在這次起兵伐董的大軍之中。在他帶兵追趕董卓之時,孫堅意外在皇宮舊址中找到了早前遺失的傳國玉璽。
國璽乃皇權象徵,有野心的人得到它,自然會有點想法。孫堅以為自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保有玉璽,再圖大事,結果被人出賣,弄得與袁紹反目成仇。
曹操追殺董卓格外賣力,一直從洛陽追到了滎陽地方,不過後來中了李儒設下的埋伏,被呂布打得落花流水。大約是不見袁紹派兵支援,生了嫌隙,所以很快便與袁紹分道揚鑣。
不僅如此,其它同盟者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狀況百出。袁紹見人心已散,便領兵拔寨,離開了洛陽。
接著,玉璽的事又引發了諸侯們的另一場混戰,孫堅也被殺了。
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藉劉協的天子之名,調解了袁紹與北平太守公孫瓚之間的爭端,間接收服了他們。
一如李儒所料,為了利益,袁紹可以連之前屠親之恨都不去計較。
總之,董卓最大的危機,就這樣順利解除了。真不知是老天爺瞎了眼,還是他真的鴻運當頭。
李儒忍不住腹誹那個藏匿玉璽的孫堅,如果不是他起了私心,事情也不會這麼快急轉直下。他更恨自己,費盡心思讓董卓失去民心,以身犯險,結果卻不得不在逃亡的時候為他出謀劃策,擊退追兵。因為那時候董卓如果被殺,他自己也免不了要陪葬。
至於後來提醒董卓收服袁紹與公孫瓚,則是為了讓那兩個愚蠢的傢伙停止鷸蚌之爭,為董卓埋個隱患。
「夫君?」李儒心事重重的樣子讓董纖娘越發擔心起來。
「我沒事。時間不早了,早點歇息吧!」
這晚,李儒躺在妻子身邊,腦子裡一直在想如何對付董卓的事。而董纖娘一整晚都牢牢握住丈夫的手,為他臨睡前那番說話忐忑不安。
第十章
兩天後,李儒去看劉辯,發現他脖子上有嚴重的瘀傷。不難看出來,是有人想置他於死地,才會弄出那樣的痕跡。
「怎麼回事?」
「梁廣想殺我,丁嬸阻止了他。」
平靜的回答從劉辯唇中逸出,他坐在陽光下,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李儒不自覺地將它解讀成一種遺憾,這讓他心驚肉跳。
「我還活著,就別去找他麻煩了。」劉辯制止了李儒去找梁廣興師問罪的舉動,「他會這麼做,全是為了你。」
李儒很清楚梁廣是在維護他,可他傷害了劉辯,這是李儒絕對不能容忍的。
「聽說,這次遷都。。。。。。你害死了許多人。」劉辯站起來,略顯蹣跚地走到李儒面前,問道:「這是我的錯嗎?」
「不,是我的錯。」
「那你會不會繼續錯下去?」
「一天沒有達成你的心願,我就不會收手。」看著劉辯的眼睛,李儒說得十分堅定。
腦海裡再次回想起梁廣的咒罵,劉辯恍惚了。心痛之餘,竟有幾分動容。
聰明如李儒,一定知道他在利用他。既然他明明知道,為什麼還要甘心被利用?
「那。。。。。。作為回報,我會陪你一起下地獄的。」
自然而然就說了這句話,連劉辯自己都有點意外。不過,話已出口,就沒必要再收回了。他的悲慘是因李儒而起,而李儒的罪孽是因他而起。
劉辯不清楚這裡面是不是有前世的因果,但他知道,與這個男人共墮十八層地獄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對於李儒來說,能聽到這番話,絕對是一個值得欣喜的意外。哪怕這僅僅是劉辯為了利用他而增加的一點小籌碼,他也毫不在乎。
「我很貪心。」輕輕撫摸著劉辯脖子上的痕跡,李儒要求道:「在入地獄之前,也請一直陪著我,做我的辛言。」
「我有能力說『不』嗎?」
劉辯閉上眼,任憑索取。
在長安站穩腳跟之後,董卓越加驕橫,自號為尚父,出入儀仗形同天子。他不但把董家大大小小的親戚統統封賞了一遍,還在長安城二百五十里處,建下規模與長安有得一比的郿塢城。
董卓將所有掠來的金銀財寶、糧食穀物屯積其中,然後帶著全部家人住了進去。來往長安都有百官迎送,儼然帝王作派。
李儒將董纖娘送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