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兩種不同的經略(第一更)(第1/2 頁)
“顏總管!顏總管!我們是效忠天朝的!我們是效忠天朝的啊!”
顏裴怒斥道:“天子可沒讓你們弒君!”
轉身,他又掃視一圈群臣,問道:“諸位,這弒君是不是大罪?”
眾人全身發顫,連忙說道:“弒君是大罪!”
顏裴又說道:“那之前的交趾國主呢,是如何自縊的?”
眾人立刻跳出來指著張伯玉,一臉義正辭嚴地說道:“是張伯玉殺的!”
張伯玉站在人群中,當場懵了。
“好,一起推出去砍了。”
“顏總管,我……我是在為天朝效命!我是在為天子效命!不要殺我……”
趙寧:朕不認識此人,大家不要誤會。
三人被推了出去,慘叫聲從外面傳來,迴響在大殿內。
隨著刀子在脖頸上劈砍的聲音響起,慘叫聲也消失了。
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但他們還不是最緊張的,最緊張的是一邊的王俊,全身都被冷汗打溼了。
顏裴安排人將交趾國王室安葬。
交趾國也就算基本滅亡了。
這一場戰爭加政治的操作,大方向自然是出自於趙官家之手,執行者吳璘以雷霆手段,短時間內把事情做得面面俱到。
交趾國已經獨立了一百多年,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主權意識,有了君主、大臣、體制。
想要滅交趾,就必須讓交趾王室消失。
否則隨時隨地都可能有人利用王室煽風點火,在交州興風作浪。
接下來,這裡將是大宋朝的一個糧倉。
若是一直動盪不安,趙寧只能不厭其煩地派兵前來,最終陷入戰爭泥潭,消耗巨大,卻無甚所獲。
只有如此,才能快速平定,保證接下來安南都護府順利建立,確保紅河平原糧倉的糧食能運到東京城、河北,甚至遼東復州。
而且,僅僅殺了交趾王室,以及張氏父子,顯然還是不夠的。
這裡的官僚、地主把控著巨大的利益,要趁著混亂未明之際,順帶著再清洗一批,如此才能為接下來大力發展減小阻礙。
傍晚的時候,全城被控制下來,殺戮也基本上停止了,吳璘這才在親衛軍的簇擁下進城,抵達王宮。
這一路上,自然是死傷無數,但吳璘似乎眼皮子都沒有動一下。
中國有一句古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戰爭是非常非常殘酷的,不要好戰,但也不要忘記戰爭。
喜歡打仗,最後官僚們會將所消耗的費用,用手段轉嫁到平民身上。
但如果忘記戰爭,人們不知道戰爭了的殘酷性,就會沉迷在短暫的和平中,或者一些心智不成熟的人天天喊著要打仗,但等戰爭真的來了,他們未必會真的上去。
要客觀地認識戰爭的殘酷性,才能敬畏它,不要回避它的殘酷。
這樣才不會輕率地發動一場戰爭,更不會被短暫的和平麻痺。
至少,這是趙寧對戰爭的認知。
在這些年,以趙寧為中心的大宋核心層,也基本上被這種認知所影響。
如果一定要談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安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下來要清晰一些官僚,就更簡單了,畢竟害死王俊他全家的直接人是李陽煥,但不少大臣們也都是同意的。
在吳璘進入王宮的當天晚上,王俊被預設地允許去報仇。
當然,這一次的報仇物件不是王室了,殺了也不會扣弒君的大帽子。
畢竟死了那麼多人了,再死幾個,似乎也不會有人在意。
四月十四日,從占城來的人靠近升龍城紅河渡口。
尚未抵達,便聽人說天朝出兵升龍城,已經殺了進去。
占城使者立刻連忙馬上調頭,飛速逃離此地。
此時,占城的宋軍已經圍困占城王都有近一個月。
從占城之戰和收復交趾之戰可以看出,兩邊統帥的巨大區別。
時間都不長,但是吳璘卻能夠拉起一直強悍的軍隊,進行滅國戰。
而錢喻清的人馬,打完勝仗後,還在圍城。
錢喻清也試過幾次攻城,但都沒能攻下來。
占城王都之內畢竟還有數萬兵力守城。
若是吳璘在這裡,攻打這種城,恐怕最多十天。
但也不得不客觀看到錢喻清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