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以為自己又行了的西夏(第三更)(第2/2 頁)
“我們王帥願意帶著一批人卸甲親自前來見李帥。”
“不怕本帥下殺手?”
“王帥知曉熙河路軍情,對大宋內部情況也盡知,西夏國主若能得我們相助,別說熙河路,拿下陝西又有何難,到時候大部分功勞都是你李帥的!”
李良輔的面色這才緩和下來,他大笑道:“好!本帥就信你們一次!”
二月十七日下午,京兆府。
張浚接到了來自千里之外的西安州李彥仙送來的情報。
看完情報後,張浚趕緊召集了會議。
“本帥本以為西賊會從橫山出環慶路,或者從韋州南下涇原,西賊南下熙河路,到處出乎本帥的意料!”
呂祉說道:“張相公,西賊顯然是想去熙河、湟水之地,但也不排除西賊會先發兵於此,再大軍從橫山南下!”
“定邊軍守將是誰?”
“是李永奇,此人驍勇善戰,有他在,定邊軍不足為慮。”
“諸位覺得,我們現在當支援熙河路嗎?”
“目前局勢看不出任何動向,倒是要通知涇原路、環慶路、鄜延路防邊。”
“熙河路地處西陲,一直靠內地供養,本帥是擔心經歷了這個冬天,熙河路實力有損。”
那熙河路是神宗時代王韶打下來的,熙州、洮州之地,皆是青唐羌民,有遊牧的,也有農耕的,但直到宋徽宗時代,那裡的動亂才徹底總結。
總體來說,那是個燒錢的地方,所產生的賦稅不足以供給,還需要陝西其餘各路輸血。
此時又是初春,西北的冰雪尚未融化,正是熙河路最虛弱的時候。
張浚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
眾人商議片刻,也沒有具體定一個結果,張浚說道:“先通知涇原路李永奇、鄜延路劉錡、環慶路吳璘防邊,盯緊西賊動向!”
“是!”
張浚立刻開始給京師寫奏疏,呈報西賊入邊一事。
二月十七日的,在西安州的李彥仙再次接到了斥候的回報。
王倚終於出兵了。
但這讓李彥仙感到非常困惑,自己在二十天前就派人去通知王倚,但為何王倚到現在才出兵?
蘭州是北面的重要門戶,王倚比誰都清楚。
這件事,讓李彥仙察覺到情況非常詭異。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