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原事物的北良腦袋大了一倍,瀋陽一系列大城市,所在的大平原是大明帝國在東北亞地區的菁華地帶,首先這裡靠近海港,氣候較溫暖,交通便利。然而控制一個大城市不是代表軍隊開進去,人家就臣服了,大明,吳家等舊階級殘留在這裡的地頭蛇勢力,在面對於海宋這條強龍可是大量的討價還價。十幾萬軍隊一半要放在錦州一線防禦共和軍京津地區的龐大軍事壓力,剩下一半鎮壓地頭蛇,制定統治規矩,北良正在恩威並施的,將瀋陽這個城市的生產恢復起來。然而這時候西邊竟然有刁民,不是有組織的泥腿子軍隊,抵在了西邊。沒有什麼比這個訊息更壞的了。
處於這種嚴峻的形勢,北良也顧不得海宋的能夠和平以最小最輕鬆的代價接受這塊土地的統治了,當晚瀋陽城內,一隊隊士兵在這個北方城市中穿梭,一隊隊士兵站在了城市的一個個大戶人家的門口,強行將請帖遞過去。
每家每戶都受到了北良的鴻門宴邀請。懷著忐忑不安的情緒,這一個個大戶人家,都到參加了北良的宴會,然而在宴會結束後,這些帶著八寶帽,身穿長衫的老爺們或者面色沉重,或者面帶苦味,亦或者憤恨之色顯現於臉上。
對待這些地頭蛇,北良已經沒有了耐性,在這裡和這幫自認為是文明人紳縉們扯皮。採用了最嚴苛的軍管和分配任務,如果之前共和軍沒有進入東北的跡象,北良或許會和這些當地大家族進行協商恢復生產,而現在北良採用了最暴力的物資徵收任務攤牌,非是即否。
透過雕花玻璃窗看到這幫老爺乘坐的馬車離開後,北良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這次攤牌肯定會有當地地頭蛇陰奉陽違,而對待這種陰奉陽違,海宋的軍隊肯定是要最嚴苛的懲罰。用血來恐嚇。這樣一來作為外地客軍的海宋,必然會喪失好名聲。
不自覺的北良陷入了沉思,情不自禁的問道:“那麼,我的勁敵,你現在既然來了,下一步你會做什麼呢?”
鏡頭切換到北方,相比北良急急忙忙處理與地方上大戶的關係,而任迪卻在快刀斬亂麻,對於當地大戶沒什麼好談的,任迪一個電報打回去,立刻要求將在關內投降改造完畢的大量原來東北軍人立刻送過來。沒什麼時間和當地地頭蛇扯皮的,任迪壓根沒有沒有想作為一個外人進入東北。也不想被稱呼為客軍。這些佔據大量資源的大家族一律要接受改造,然後由共和國重新任命。
這場戰爭就是一場大革命戰爭,讓可以推動國家前進卻被地主階級壓抑的龐大階層可以釋放推動國家力量的戰爭。前進一切為了國家前進,並非像海宋為了資金統治,而建立汲取資源和勞動力生產的規則。
任迪的軍隊沒有停一刻的想北方運動。至於運動的目標就是北方黑龍江邊上的伊春市。在這裡應當有一個鋼鐵廠。在這片土地上,任迪決定了自己工業化作戰的基地。角力開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陣營
從赤道的溫暖水域,一路向北,船隻上的浪花水文逐漸下降,一艘艘運兵船從澳洲出發,到達沿著南洋諸島到達呂宋,臺灣,然後北上琉球,進入渤海灣在遼東半島大連港停靠,又有兩個海宋的集團軍到達東北亞戰區,連帶著大量的補給順著這條跨越幾千公里的海上運輸線支援著海宋在這片地帶的戰爭。
在浪花和輪船的汽笛中新的部隊新的力量到達這片土地。然而這在北良的辦公室只是一個新增添的數字。越來越多的共和軍在遼河以北活動的跡象顯現。
“正讓人惱火”北良重重將手拍在桌子上,軍隊數量火力的優勢只有在交戰的時候才能體現,在尚未交戰的時候雙方比的是空間上的影響範圍和各自的後勤消耗,現在近二十萬海宋的軍隊雲集在東北亞,消耗著海宋輸入的大量物資,但是現在既不能安心有效北上佔領土地,次之不能解決威脅。
要說兵力現在北良可以動用北上的兵力只有不到八萬。如果超過八萬,南方山海關一代,共和軍就有膽量打一場兵力優勢下的戰爭,如果集中保障山海關一代,赤峰山區地區的海宋軍隊就不夠了,赤峰一代的共和軍極有可能,跑出來玩破壞補給線的遊戲。
八萬人東北亞這個曠野上,八萬人撒進去簡直就是毛毛雨。北良同樣也是一個謹慎的指揮官。然而這種謹慎,卻和自己的部隊相配,過分保守了,戰略上束手束腳到了極點。這麼一大片土地沒有個五十萬以上的軍隊,一切軍事行動只要另一方不想打一味地躲貓貓,都是笑談。
這片大戰場,遇到這樣的對手,是整個海宋征服歷史上的第一次。彩色玻璃的燈罩上電燈泡突然閃爍了一下。打斷了北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