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女娃兒,爾還無恙乎?”那老嫗追了出來。我默然不語,望著眼前這滾滾逝水,不勝喜悲。而頭上的一輪明月,面色蒼白地俯瞰著芸芸眾生。不知過了多久,我轉身看那老嫗還在,眼中盡是擔憂,便向她拜了一拜,口道:“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既來之,則安之。以現在的狀況,我也不知能做些什麼。還是先安定下來,再做打算吧。可是我一個十六歲的女娃,在這陌生的秦朝又如何安身立命呢?想到這,我不禁悲從中來……
未完待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章 安身於市
“孩子,外面風大,還是快進屋吧。”老人家彷彿看透了我所思所想,說著拉我步入茅屋之中。這是一間破敝的小屋,大概不到20平方,一張土炕佔了房間的大半,其餘便是一套半舊的桌椅板凳,一個不大的櫃子和一張古樸的織機。看得出主人家的貧寒,但在昏黃的燭光下,家中點點滴滴的生活痕跡卻在這清冷的夜晚給人帶來難得的溫暖。
老人家拉著我在桌前坐下,“孩子,你是哪裡人士?又因何事落入水中?”我看著眼前的一切,在實驗室發生的種種都恍如隔世,我不知如何回答,便搖了搖頭,默然不語。“怎麼?你竟不知自己是哪裡人士嗎?”老嫗握著我的手,語中透著憐惜。我被她語氣中的那份憐惜所感動,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不知他們1800年後的那個世界現在怎樣了,想著不禁趴到桌上失聲痛哭起來。
“唉,也是個苦命的女娃兒……既然你之前的事情都已不記得了,如你願意,不如待在這裡和老身一起生活。老身此生無兒無女,你便給老身做女兒吧。”見我不答,老嫗面露慚色:“難道女娃兒不願意嗎?”我聽聞,趕緊搖頭,哭著喊道:“娘!”老嫗聽了,更是老淚縱橫,忙不迭地答應。
就這樣,我和孃親一起住在了錢塘江邊這個不大的茅屋中,每日耕田種地,風和日麗的天氣也會隨村中其他人到江心打魚。我竟好像漸漸適應了秦朝農婦樸素平實的生活方式,只是如何能重返現代,我一點頭緒也沒有。開始時我常會想得氣急敗壞,慢慢的也只能安慰自己,急也沒用,就權當一次探險吧。
又是一天風朗日清,錢塘的江水也難得的和緩平舒,村裡的人相約一起去江心打漁。“姬兒,快走了!”孃親在屋外喚我。我忙不迭地跑了出來,還未走出蓬門,就看到屋外空中一片雷雨雲向這邊壓來。小時候,父親教過我簡單的天象觀測,應該不會有錯。“遭了,馬上就有大的雷雨。娘,你快去叫村裡人別去了。”我看著遠方的天象,急忙說道。見孃親不動,我有些急,道:“娘,真的!”說著自己已向江邊跑去。“鄉親們!馬上就有大的暴風雨要來,你們今天千萬不要出漁!”碼頭上是一片出漁前繁忙的準備景象,根本沒有人在乎一個外郡小丫頭的警告,恐怕多數是以為我瘋了。我眼睜睜地看著漁船緩緩駛離岸邊,而弱小的喊聲被湮沒在吱嘎的搖槳聲中。“唉,咱們還是沒趕上。”背後響起孃親的嘆息。
漁船離岸後還不到半個時辰,果然天色大變,狂風暴雨如期而至,那日出漁的鄉親死了大半。而我會觀天象的訊息竟不脛而走,一時間各村以訛傳訛,竟稱我懂得奇門術數,會觀天象、知人命。我倒是讀過幾遍易經,也懂些看相算命的小把戲,但那不過是上學時娛人娛己的把戲罷了。後來,竟有人拿著銀兩讓我為其勘相算命,我雖年不過十六,卻也不覺的自己是什麼良人善類,既然可以以此改善我和孃親的生活,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便拿了人家的銀兩應承下來,不到一個月,我竟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起來。便藉機在村裡的集市上擺了個算命的攤子,所賺竟能負擔家中一月的生活,還有些盈餘,也算安身於市了吧。
未完待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四章 初遇項籍
“來了!來了!來了!快看呀!”愈演愈烈的喧鬧聲將我從回憶中驚醒,無奈地從草地上支起身子,銜一棵還沒枯萎的草在唇間,隨意間捻出一陣清香。轉眼間,我穿越時空,來到秦朝這個錢塘江畔的小村也已三個月了。不遠處便是江岸,此時那邊人群摩肩接踵,各個引頸望向江心,不知到底在看些什麼。
身邊恰好急急忙忙地跑過一個黃口小兒,我一把把他拉住,問道:“江邊有什麼好看,這麼著急?”那小兒不屑答道:“始皇帝今天巡遊錢塘,這麼大的事你都不知道?”說完便掙開我,向江邊跑去。
“最近幾天在家休息,竟然錯過了這麼重要的訊息。”想著,便兀自從草坪上站起,隨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