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樣大刀”,因打造不易,而唐末戰亂,工匠流失,技術失傳,也沒有經濟力量支撐起橫刀的打造和配帶,所以漸漸失傳於世。而仿著唐刀的式樣和學習唐人的工藝而打造的倭刀,後來竟成為舉世名聞的寶刀,宋與日本當時並沒有朝貢關係,日本人並不把虛弱的宋朝放在眼裡,一直不曾如唐朝那般對中華上國那麼恭謹,而倭刀卻因為兩國貿易,漸漸風行於大江南北,成為需要重金才能購得的傳家寶物。
趙桓有著後世人才有的對日本獨特的心理,既仇恨於兩國戰爭往事,亦敬佩對方民族性的好學與強韌,為了不給對方任何賺錢和藐視中國的機會,藉著軍備之機,又廣召工匠,甚至暗中派人到日本偷學橫刀的鍛造工藝,終於又可以將失傳不久的工藝又重新承接回來。
皇帝就要辦喜事,連著宮中的氣氛也洋溢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喜氣。幾個內侍聽得趙桓命令,喜滋滋的捧出新造出嶄新的橫刀,捧至兩個青年將軍的身前。
岳雲與李顯忠相視一笑,雙手將刀接過,又謝過趙桓,先將自己原本的佩刀接下,再將橫刀系在腰上。
趙桓滿面春風,先叫這兩人上前,又將場中數十內殿直的侍衛們一起叫將過來,笑道:“岳飛與李顯忠,一個是世家,家傳武學,一個也是自幼從父習武,久經戰陣,你們輸了給他們,其實也算不得什麼。以前東京的內殿直侍衛,多半是取自世家,多有武藝不凡者,你們雖然是當日選取的軍中精銳,到底不能和世家子弟相比。”
各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這一番話是何道理。其實世家子弟中有爭氣的,自然比平頭百姓出身的軍漢要強,但也多有紈絝子弟,十八般武藝樣樣稀鬆的。當日東京城中雖然有不少武藝精強的世家子弟,卻也有不少連祿米都背不動,需要僱別人代扛的禁軍子弟。
卻聽趙桓皺眉又道:“自從女真亂起,國家失地甚多,而更感人才凋零。就從現下來說,朕手中大將不少,而大將之下,卻凡多庸懦之才。真如岳雲、李顯忠這般的,又有幾個?所以朕這幾天,看著大夥演武,其實心裡也有盤算。要從長安伊始,在各地興建講武堂,精選武藝高強,久歷戰陣的將軍充任教官,而選取散直中武勇聰明者,入堂學習,朕在由其中選拔佼佼者為將,則強兵有望。”
李顯忠將門世家,卻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辦法,岳雲也是心中懷疑,當面卻無人敢質疑皇帝的決斷,兩人當下躬下身去,答道:“謹遵陛下聖命。”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檜還京
趙桓一面處斷政事,趁著兩國休戰的契機,涮新政治,改革體制,同時又投入巨資,將大量軍械物資投放各軍。
岳飛的襄陽駐軍最得實惠,得到大量戰馬的同時,大量的步人甲,陌刀、橫刀、戰車,紛紛自長安附近運往襄陽,自靖康六年八月起,各種戰備物資紛紛開運,僅是神臂火箭一樣,便有十萬支之多。
這樣規模的物資運送,往往需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費的財力也是不少。若不是兩國無戰事,僅這一項開支便可以發運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
及至九月皇帝大婚典禮時,與動輒千輛牛車的運輸隊伍相比,迎娶皇后的大駕雖然儀衛齊全,場面盛大,相形而比,卻是顯的寒酸了一些。
立後,立太子,告廟祭天,加上這一年自下半年起沒有戰事,金人也彷彿被英明神武睿智天生的皇帝打的不敢再犯邊,雖然舊京未復,太上不歸,好訊息也算是一樁接一樁,普天下的百姓如何還不知道,長安城中卻多半是眉氣盈盈,滿口稱頌官家的話語成車的噴湧而出,自大禮那日時起,闔城四十餘萬人盡皆上街,晚上時花燈如市,繁花似錦,當真是如烈火烹油般的熱鬧擁擠。
秦檜現下已經是聲名狼藉。
他的根基不能和李綱比,對方是國家重臣,曾於危難時出面力挽狂瀾,雖事不成,但剛直清廉之名傳於天下。除此之外,資歷也是一個大問題,秦檜以翰林學士被俘,回國不久就任參知政事,而李綱在中央機樞多年,六十餘歲任平章軍國事,皇帝信重,天下歸心,任何人也無話可說。秦檜三十來歲年紀就任參知政事。這也罷了,考察全國各路政事,推行精簡機構,罷斥了大量的地方官員,革除了不少州縣,可以說,自任相以來,秦檜就等若是被皇帝放在火爐上烤。現下雖然多了一個李綱在京西南路一般行事,卻是顯的不溫不火,以自身的威望德力來教化安撫的多,不象秦檜威福自用,大刀闊斧,雖然痛快了許多,也自然得罪的人更多。
其實秦檜也是有苦說不出,他自然也想用威望德行來做事,奈何這種東西他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