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堂支應糧草,沒有樞密院規則曲劃,軍隊又豈能獨成大事?朕不敬諸位樞相了,請諸位將軍來敬樞相們一碗。”
話音禾落,諸位將軍自然湊趣,當即又將酒斟滿,笑嘻嘻上前,敬了幾個樞相,張俊等人先是意外,然後大是感動,他們雖然不及虞允文天賦過人,其實在樞院勞心費力,做了很多後勤工作,最怕皇帝不看在眼中,也害怕武將們越來越得寵,顛覆了重文輕武的傳統,此時眼見皇帝心中清楚文臣作用,下令武將來敬,各人心中都是慰帖,雖然酒烈難飲,卻也都是一飲而盡。
虞允文正當青年,大好前途,倒也並不在意主帥位置,或是一時封賞。只是趙桓處理曲端的事並不顯山露水,此時又不經意間,撫平了張俊等文臣心中的顧慮與委曲,令得他敬佩非常。當下這個青年俊傑方才明白,軍事上需得費心費力,而處置人際關係,權衡各方利益,綜合考量,然後因利疏導,這方面的學問,雖與軍事不同,卻仍然要有經驗,智慧,甚至是天賦方可。
趙桓此時卻理會不到身邊這個青年心腹的心思,定帥拜將,頒賜節印,大軍彙集一處,時間緊迫,前鋒已經出現在河北大地,如果敵人夠謹慎,或是嗅覺更敏銳一些,必定能夠發覺大股宋朝禁軍出現在河北戰場地要命之處,如果宗弼壯士斷腕,斷然放棄河北,棄守黃河一線,迅速奔逃到燕京一帶,在長城沿線重新構築防線,這樣一來,宋軍切斷金兵聯絡,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直入燕京的計劃,勢必要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時間緊迫,金殿拜將之後,趙桓便令三軍一起出發,越過太行,直奔河北大地而去。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連綿千里在後世的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之境,整個山勢東陡西緩,此次東征禁軍,先頭近三萬人已經先期出得太行,其餘各部,亦是多派遣先頭部隊入山,待曲端得到命令之後,尚有十五萬人左右,由太原和雄州附近,依次動身開拔,由太原谷地,翻山越嶺,進入大山之內。
整個太行綿延甚廣,大部份海拔都在千米之上,雖然山間曲徑,早就有人翻越行走,所謂的太行八徑聞名已久,只是山勢陡峭,並不易於大部隊的行動,歷來軍事行動,想要攻打太原,要麼由關中越過黃河,直入山西境內,要麼便是由草原入雲中,由北向南,至於翻越太行的軍事行動,少量精兵尚可,大股部隊穿行,委實太過困難,雖然歷史上有多次大軍越過太行地戰例,不過成功的少,失敗的多,就是因為山勢險要,只要一方在對面築城立寨以守,越過大山的軍隊,就很難突破,然後有所建樹。
自從樞密院擬定了中原吸引敵軍主力,西軍主力越過太行,斷敵後路的做戰計劃之後,對太行山勢和所謂太行八徑的考察,亦是早早列入樞院的做戰計劃之中。
因為太行義士活躍,樞院與活動在大山中地諸部義士早有聯絡,其中又有不少直接接受樞院的指揮,因此行事起來,事半功倍,自從整個龐大的作戰計劃確定之後,大量的物資調入山中,以錢財與糧食,僱傭當地百姓,甚至是暗中從河東調進了不少民伕,修築古棧道,擴寬舊道,加設橋樑,設立兵部補給,繪製險要地圖,一年多來,很多禁軍軍官也先期進入太行,甚至是潛入河北,觀察敵情,整個山道與河北駐軍情形,都在宋軍的掌握之下。
金國雖然也早就建立了相應行人司的情報機構,可惜漢人願意充做細作間諜地極少,金人不通漢話的極多,少有懂得的,也很難冒充,加上太行山一帶全是義軍,戒備森嚴,外人極難混入,對整個宋軍在河東一帶的動向,金國上下很難知曉,更加不會知道,二十萬大軍準備完畢,開始穿越太行,直奔河北大地而去。
第一百六十六章 真定
曲端雖然在同僚中風評一般,甚至有些惡劣,在西軍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的眼中,曲端向來威望極高,聽聞他重新為將,統領全軍後,整個大軍士氣更加高漲,盛夏時節,河東大地與關陝一致,因為開發過早,烈日之下,到處都是漫天的黃土,高山大崗,都是蒼黃成片。長安附近,朝廷還開始興修水利,栽種樹木,卻是一時顧不得河東,放下看去,只見莊稼垂頭喪氣,烈日焦灼,連空氣也似乎在扭曲變異,一眼看過去,十幾萬大軍卻是精神抖擻,鮮紅的軍服在陽光烈日之下,黃土高坡之上,顯的分外的精神,活力噴薄。刀矛如林,銀盔晃眼,大軍一側,還有無數推著小車的民伕,跟隨相伴左右,為大軍支應糧草。
山道險要,從太原出發,不過幾天功夫,軍隊已經進入太行山脈的範圍之內,高高低低的山崗斜坡舉目皆是,有時候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