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1/4 頁)
看著牛皋將首級交由旁人安置,趙桓突然問道:“韓常在此,那個王伯龍呢?”
吳璘上前答道:“王伯龍奸狡的很,韓常出來迎戰,他就由側門逃了,那邊咱們人少,一時不防讓他突出去溜了。”
見趙桓面露遺憾之色,吳璘笑道:“陛下不必擔心,臣當時見此人帶兵逃出,已經命劉惟輔去追,他們倉促逃出人數太少,劉惟輔帶了兩千多人,王伯龍必定逃不掉的。”
“也罷了。”趙桓已經從欣喜中漸漸沉靜下來,一股隱約的不安籠罩在自己心頭,他搖一搖頭,只覺得自己初次如此出征爭戰,有些多疑了。
見皇帝臉色沉靜下來,吳璘等人自然也不敢再多說話,只等著城內打掃乾淨,眼見天交正午,各人只是在昨夜休息時吃了些乾糧,奔波一天又血戰一場,早就餓的狠了,待降兵們被捆好看押,城內再無動靜,趙桓便笑道:“辛苦各位將軍,咱們入城歇息去。”
眾人暴諾答應,趙桓又向關師古道:“關將軍,今晨你部下沒有直接做戰,尋一個老成點的將軍,帶點騎兵去哨探,也接應一下劉將軍。”
“是,臣遵令。”
關師古凜然遵令,先不入城,而是尋了自己的副總管郭浩,下令他親自領兵,前去哨探敵情。
此人能力平常,品格德力也是普通,不過在西軍中資格較老,所以仍然成為一軍總管。他也知道皇帝並不很看重自己,所以此次能跟隨在側,更是小心侍候,聽命行事不敢稍有怠慢,所以趙桓對他倒是大為改觀。
一行人迤邐而行,入得城內,因戰火併沒有燒入城中,虢州又是由洛陽至潼關中間的要通,城中人口眾多,街道鱗次櫛比很是熱鬧,城中百姓早知道宋軍攻城,先是躲在家中不敢動彈,而此時宋軍得勝,更有人知道是皇帝親征,所以扶老攜幼來到路邊,只想瞻仰皇帝風采。
街道擁擠不堪,急的趙桓身邊的侍衛滿頭大汗,急忙又調來牛皋所部,拼命將百姓趕開一邊,這才擠出人群,到得城中知府衙門之內。
趙桓前腳剛剛坐定,也不等旁人,就向身邊的侍衛令道:“召虞允文過來。”
第七十三章 戰場搏奕
此時正是正午,虞允文與幾個隨從剛剛坐定,就被趙桓傳召至他下處,雖曰行在,其實不過是州衙內堂罷了。虞允文由側門而入,班直侍衛見是他來,也不搜撿盤查,便即放入。待繞過儀門,過角門,便已到達趙桓暫歇之所。
這是中國式標準的官衙,千年之下都並沒有什麼改變,只是上界知州很是雅緻,青磚碧瓦假山流水小橋碧樹,收拾的很是齊整,雖是冬日,還有兩隻仙鶴在乾枯的草坪上來回漫步,趙桓就在遊廊之上,負手佇立。
“陛下?”看到趙桓並沒有用膳,也沒有傳見別的大臣,只召自己前來,虞允文頓時愕然。
趙桓一臉疲憊,只覺得心緒不寧,見這個史有名書千古一人的得力軍務大臣來到,心裡便覺安然。
只是他不肯講自己的心事直白說出,只向著虞允文笑道:“朕雖然沒有親上戰陣,不過也難得離前方如此之近,是以看的是目瞪口呆。以前戰事不利,總想著將士不肯用命,其實戰場上瞬息萬變,今日咱們兩萬多騎兵打他們不到一萬的殘兵,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順當。可見為將帥者,一定要謹慎小心,一旦落入人算中,就算是勇如李陵,也難逃匈奴人之圍。”
趙桓說的斟字酌句,虞允文卻是聽的明白,皇帝顯然是對戰局的把握突然缺乏自信,所以才有些神情恍惚。
他此時雖然年輕,但已經經歷過臨安被圍的險局,也遊歷過幾百個州府,經見過很多戰陣,論說經驗來,已經並不在很多沙場老將之下。
當下微微一笑,也不點破,只向趙桓道:“陛下英明睿智,已經久歷戰陣。戎行軍機處斷絕無問題,朝中大將亦不能及。彼輩武夫,只知小利而不顧大局,陛下胸懷天下,決斷之間放眼全域性,豈是尋常人能比。”
他先猛拍一通馬屁,然後又道:“劉惟輔追擊,郭浩哨陣。幾十裡內若有敵情,則我軍必可先知而先動,敵人就算有什麼異動,也是不能佔到什麼便宜。敵人若多,則我軍退,若少,則包圍剿殺,我軍都是騎兵,距離不遠就是步兵主力,敵人河東先失一城。圍潼關消耗了太多兵力糧草。已經疲憊不堪,以臣之見,現在咱們算起來說是孤兵深入。
其實再保險不過。所以臣以為,陛下決斷軍務沒有疏漏,雖古之名將難及。”
虞允文雖不佻脫淺薄,並不喜歡拍馬逢迎,雖趙桓是皇帝他常侍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