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4/4 頁)
只笑咪咪拉著圓場道:“不管宋朝皇帝是英武勇敢,還是莽撞,總之他不逃最好。讓咱們活逮了他。也不枉此次都元帥的佈置之功。”
他話鋒一轉,又笑道:“況且,魯莽和勇敢。也能區分。韓將軍適才舉動,若是失敗就是魯莽撞,此時平安歸來,又識得了宋朝皇帝,那自然就是咱們的一員勇將,哈哈。”
此人說話皮裡陽秋,明褒實貶,其實是說韓常太過莽撞。若是換了平日,韓常必不相容,此時此刻。一想到宋皇竟是如此英武,適才自己雖然看不清楚,在城頭宋軍射不到他,而自己大是得意之時,城頭的宋皇並不慌亂,甚至還悠然坐定,看著自己在箭雨中左支右突,竟是將他視千軍萬馬為無物的舉措,渾然不看在眼裡。
如此的氣度和沉著的氣度。又豈是幾個女真蠻子能體悟地。
以韓常這樣的遼軍漢將世家,雖然不是蠻夷,卻也不是單純的漢家男兒心腸。誰強大,誰勇悍,他便認誰為主。是以遼國強大,韓家便奉遼國為主,與宋朝為敵,而金國滅遼,韓家老小便毅然投金,成為金國攻打宋朝的急先鋒。
而此時此刻,宋朝皇帝展現的氣度風範,又完全不在他認知的金遼兩國的貴族之下,使得這個身負漢人身份,以勇武冠絕當世的勇將,第一次有了茫然若失地心思。旁人只知道嫉妒他在此事過後,必定又將聞名天下,卻不知道此人心情七上八下,複雜之極,原本竭力效忠女真人,視宋人為下賤豬狗,皇帝無能懦弱的心思,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挑戰。
一眾女真諸將,卻並沒有體悟到他此時複雜的心情,只是用著羨慕的眼神瞟著這個身負箭創卻若無其事的漢人武將。
各人捫心自問,在當年隨太祖完顏阿骨打攻打遼國的時候,大夥兒都不知道自己的腦袋明天是否還長的頭上,打起仗時都份外的不要命。
能以兩萬人破遼兵百萬,就是有著眼前這個漢將不要命地精神。
而到得此時此刻,功名利祿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