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頁)
然大悟。
這胡沙虎所言的黑韃靼,其實就是活躍在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在成吉思汗以不世武功統一草原之前,整個大草原,西到河西走廊,北到遼東,有著大大小小的遊牧數百個部落。蒙古,只是後來成吉轉汗統一草原後加以各部落的總稱,幾百年後,民族融和,又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才形成一個獨立的民族。
在此之前,所有的草原部落只是被統稱為黑韃靼和白韃靼兩部。白韃靼活躍在與西夏接壤的河套地區,相對於黑韃靼,白韃靼則顯的開化和文明一些,願意以交易及和平的方式與異族相處。同時,也有不少白韃靼部落為遼國和西夏效力,甘為鷹犬。這樣的情形持續多年,甚至到成吉思汗興起,統一蒙古諸部時,還有不少白韃靼部落為西夏效力,不肯背棄故主。
除此之外,所有的草原部落,被統稱為黑韃靼,而成吉思汗所屬的泰赤烏部,便是其中之一。
在遼朝中前期時,黑韃靼雖然一樣的精於騎射,武力雄強,性格堅毅敢戰善戰,卻一直沒有遼朝有過實質性的危脅,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鐵禁嚴厲。遼國上層深知草原民族的危害,向來實行嚴厲的鐵禁政策,寸鐵不得出邊。如此一來,使得不少部落缺乏武器、盔甲,甚至是箭頭都只能用骨制。如此一來,戰士不管有多英武,總不能和武器精良的契丹武士爭雄,也就少了生事的念頭。
待到遼朝末年,朝政敗壞,走私嚴重,不少商人貪圖利益,將生鐵甚至是武器運至草原,如此這般,使得所謂的黑韃靼各部實力大漲,犯邊破境,殺官掠財的事,時有發生,令遼國上下不勝其煩。
待女真興起,襲滅遼朝,戰勝強國之餘,自信心暴棚,對一向不顯山露水的蒙古部落並不放在眼裡,所謂鐵禁,自然成了一紙空文。因為如此,短短几年間,蒙古諸部均是實力強盛,開始不儂的侵犯金國邊境。
女真人初時並不將這些更野蠻的韃靼人放在眼裡,待發現邊患不斷,敵人騎射本領並不在自己之下時,卻是悔之晚矣。終金國一朝,自建立伊始一直到亡國,邊患和蒙古鐵騎,始終是當朝者最忌諱害怕之事,誰知蒼天造化弄人,強盛一時的大金國,卻果然是亡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