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2/4 頁)
器的用途和用法,說出來我們就能換到一件骨器,對嗎?”
“你知道這骨器的用途?”摩爾幹長老吃驚。
其他人也很驚訝。長髮青年壓根不信,他們大巫都看不出來,這少年憑什麼就敢說他知道?如果換了其他年紀更大的長老,他說不定還會相信一二,這個小崽子?哼!
蛇人族長老和白巖一起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向嚴默,別人不知,他們可很清楚少年骨器師的身份。少年既然說他知道那骨器的用途,那八成不是糊弄人的。
長髮青年抬手,“如果你能說出,並且確實如此,那麼就可以換一件骨器。”他倒要看看少年會怎麼胡說應對。
殊翌對少年更感興趣,他想知春可能自己都沒察覺,如今話題已經完全從人魚族下落上離開,他已經確確實實在被人牽著鼻子走!
嚴默也沒多吊大家胃口,很快就說出那組裝骨器的用途。
“這東西有個名字叫圭表。看這圭表大小,外出時可以隨身攜帶,作用是用來看時間。”為了便於表述,他直接把這個類似物說成圭表。
“怎麼看?”摩爾幹長老拿著圭表擺弄。
嚴默示意他把圭表放到地上,“看到那根插在骨板頭部的骨棍沒有?只要有太陽出來的日子,就可以根據這骨棍投到骨板上的投影來判斷時間。骨板上的刻痕就是……時間的劃分,旁邊的花紋大約就是那一族的文字,代表各個時間的名稱。”
後面說的是他的推測,他前世在博物館看到的圭表,無論是行動式還是標準的,都和這個不太一樣,只能說樣子類似。他也不怕說錯,反正這裡的人也無法挑他的錯。
眾人一起勾頭看,發現果然如此。
“那骨板上有十二道刻痕,也就說這一族把一天的時間……至少是白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等份。這和我得到的傳承一致,不知道其他部族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傳承知識?”
嚴默當初看到這塊圭表時也是相當驚訝,且不說這塊圭表是不是真的圭表,因為真的圭表一般用來測定冬至日、制定節氣,也就是根據太陽投影來劃分季節,並用最短和最長投影的週期來計算整一年的輪迴時間。
可這塊圭板上的刻痕竟有十二道,這是表示十二月,還是十二個時辰?這是巧合,還是精密計算?
可如果是表示時辰,因為影子會根據太陽的轉移而呈圓弧狀移動,這個用圭表似乎根本無法做到,所以後世才會有圓盤狀的日晷出現。
但如果是表示十二個月,以這個圭表的大小,它的投影真的能完美表示出十二個月份的劃分嗎?
或許這個骨器還有其他古怪?畢竟普通圭表或日晷用石頭甚至木頭都能做,為何非要用骨器?
正好他想把時間概念引入這裡,便藉此說出一天可以劃分為十二等份或二十四等份。
嚴默記得,原際部落和鹽山族都有自己判斷時間的方法,他們已經明確知道什麼時候入冬,什麼時候春至,會分四季,也有了月的概念。
如果這世界有些部落發展得比較快,那麼他們確實可以得出一年約365天這個概念,然後再根據月亮算出一個月大約有29。5天,這樣就能推斷出一年約有12個月多一點。
既然一年有十二個月,一般人為了方便或統一,或認為十二這個數字有什麼特殊意義,就會自然而然把一天的時間也分成十二等份。
華夏當年就是如此劃分時間,而古埃及則把白天和夜晚分開,白天12小時加晚上12小時,就成了24小時制,之後西方社會沿用了古埃及的計時規則。
華夏和古埃及,雖然位置相差很遠,文化也完全不同,但都曾對天文進行了精細的統計和考察,乃至得出相同結果。
他小時候還奇怪為什麼世界那麼大,文化都不同,時間偏偏都一樣,一直到上初中才弄明白這個很簡單的問題。
華夏還為了方便並更利於耕作而弄出了農時歷,農曆其實是陽曆和陰曆的合併,陽曆的制定在科學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人為的硬行規定,並不是很準確,陰曆則完全按照月亮圍繞地球的週期來計算,從農時耕作上來說,農曆其實更精確。
照明的火把光芒照出了骨棍的影子。
有人問看火把的光行不行。
嚴默搖頭,“火把的光芒沒有用,想要知道正確時間只有看太陽。其實圭表還不算是最準確的看時間工具,因為……”還有經緯度的問題。
“因為我們所處的地方不同,太陽所能照射的範圍也不一樣。”嚴默只好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