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別人無法忘懷的恩,一旦你有需要,對方便會不遺餘力,不惜一切來回報你,明白嗎?”蕭楠雙手一拍,這才道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可是,可是如此一來,這施恩者豈不像是刻意蓄謀?”蕭禎聽得呆了一呆,不由下意識的反駁了一句。
“哦,那你認為怎麼做才是合理的?施恩不圖報才是真正的君子之行,對麼?可你似乎忘了還有句話叫知恩不報非君子。”蕭楠淡淡瞟向蕭禎,蕭禎下意識的就想點頭,哪知他腦袋還沒來得及動,蕭楠的下一句話又冒出來了。
蕭禎頓時聽得呆住了,對啊!如果說施恩不圖報才是真正的君子,那為什麼又會有知恩不報非君子之說呢?這兩者之間顯然是相互矛盾的事,不過這娃到底生來多慧,想了一會之後,就想明白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便脫口答道:“這不一樣,施恩者不圖報,說明施恩者豁達大度,同理,如果受恩的人也是君子的話,你明明受了別人的恩情,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這樣的人也是人品有問題,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矛盾。”
“不愧是神童,反應就是快,這兩者確實沒有必然的關係,總結出這兩句話的前人也是根據自己的不同的人生際遇得出的結論,你小小年紀,就能想明白這其中關結,證明你確是個本性純良,又不失君子之風的孩子,可是蕭禎,人性是複雜的,當你站在不同位置的時候,你的人生價值觀就要做不同的定位。”
“施恩不圖報和知恩不報非君子,兩句話都能成為警世名言,即表明它們符合大部份人的處理之道,但如果從問題本質出發,它們仍然是相互矛盾的,為什麼呢,既然施者不圖報,受者又必須報,這本身就是一種相互矛盾的行為,可他們偏偏都成了警世名言,你可知為什麼?”蕭楠介面道。
蕭禎又是一愣,他低頭沉思,覺得有許多念頭從腦海中紛紛閃過,卻什麼也抓不住,最後只能一臉茫然的搖頭,蕭楠這才接著往下道:“很簡單,因為它們的出發點違背了人性自私的本能。”蕭禎又是一愣,不僅是他,就連與他們坐在一起的江靖軒都微微愣了一愣。
“你們都覺得我的言論奇怪,與聖賢之書上說的大相徑庭,對不對?”蕭楠瞧著他們的反應,淡淡的問了一句,兩人幾乎是同時點頭。
“聖賢之書起教化作用,對人類的貢獻確實難以言喻,卻不代表書上所說的一切都是對的,人一生下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尋找能延續生命的糧食…母乳,在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哭,這難道不是自私?”蕭楠淡淡的反問,她此言一出,已經十七歲的江靖軒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原委,年僅七歲的蕭禎卻是一臉愕然,他下意識的想要反駁,結果絞盡腦汁,卻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言語。
蕭楠瞄了蕭禎一眼,繼續往下道:“這當然是自私,只不過這種自私沒有人會反感,也沒有人能拒絕,為什麼?因為它是所有生靈的一種共性,生存的本能,也就是說,對於所有降世的生靈而言,第一個反應,是對於生存的渴望。”
“無論是什麼生靈,只有生存下去,才有資格去考慮其它,人類與其它生靈不一樣的是因為我們開了靈智,我們會思考,我們有情感,正是因為我們有了這些,人類才可以成為自然界的主導者,人類的生活質量才會遠遠高於其它的生靈,同樣,人類也因為有了情感和智慧,才會衍生道德和秩序,可無論怎麼變化,我們這種與其它生靈沒有區別的自私的本能是永遠改變不了的,能改變的是在不影響和威脅到自己生存的前題下如何控制這種本能。”
“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也不可能完全不要求任何回報,若一方永遠予,一方永遠只知取,最終這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定然會出現不可彌補的裂痕,夫妻和兄弟也是如此,只有雙方都懂得付出和回報,彼此的關係才能愈走愈遠,愈來愈融洽,父母子女,夫妻兄弟皆如此,更不用說其它人,根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生存在世上,原本就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姐姐,你想和我說的是,我們應該擁有善念和良知,但是我們也不必迴避本性中一些自然存在的利已主義的情感,比如說一個人有能力,有良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疇之內幫助一些自己能能助的人,既能滿足自己內心的德道情感需求,又能解決別人的難題,這是利已惠人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同樣道理,當你在做一件善事的時候,你忽然發現做這件事,不僅能解決別人的困難,還有可能還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潛在利益,同時又不會傷害別人,這同樣也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我們實在用不著矯情和抗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