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國學的天空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第2/2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網遊:一刀劈死神網遊: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別人玩遊戲,我修仙無職法師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戶外見聞錄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穿越艾澤拉斯,但我是一個石匠日娛之旅途電競之巔峰榮耀永劫,從壞桃開始的亂殺生涯!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夢幻西遊從五開到武神壇導演海賊的航海王者:從第一下飯主播到全能之神

藥衛生不太發達,人一生病,一不小心就很難治好了,因此豈能不慎?排第二的是戰爭。孔子對戰爭的態度很謹慎,因為戰爭是一種群體性的作戰,決定國家的興衰榮辱與個人的生死存亡。孔子認為戰爭不到絕對必要時,根本毫不考慮。譬如他稱讚六個人合乎行仁的要求,但其中五位的遭遇都相當悲慘,只有一位管仲得享榮華富貴。孔子為什麼稱讚他?因為管仲利用外交手段避免了戰爭,讓春秋初期各國之間透過外交合約而維持和平。“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孔子說,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可能已經淪為夷狄,披頭散髮,穿著左邊開口的衣襟了。“被髮左衽”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習俗,管仲輔佐齊桓公運用外交政策抵禦當時某些北方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侵擾,保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使中原的典章制度和傳統文化不至於消亡,所以孔子稱讚他。

但孔子最謹慎的事是“齋戒”,這恐怕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孔子對於齋戒的謹慎超過對個人疾病和群體戰爭的擔憂。為什麼?因為古人齋戒只有一個目的:祭祀。祭祀的物件是祖先與神明,合稱鬼神。齋戒在順序上排第一,表明孔子對於鬼神的誠敬態度。他尊重人的理性與職責,但並未因此懷疑和否定鬼神的存在。他對於祭祀的表現,論語中有一段話: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祭祀時有如受祭者真的臨在。祭鬼神時有如鬼神真的臨在。孔子說:“我不贊成那種祭祀時有如不祭祀的態度。”

前兩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弟子對他祭祀時的描述,形容他的虔誠。“如”是在弟子看來“好像”,在孔子則真心相信祖先成為鬼神,祭祀時莊重虔誠,好像祖先站在面前一樣。學生問他,老師祭祀時這麼莊重是怎麼回事呢?孔子說了一句話:“吾不與祭如不祭”。一般的解釋,連朱熹註解的《論語》在內,都斷句成“吾不與祭,如不祭”,翻譯成“我沒有參加祭祀,就好像我沒有祭祀一樣。”這根本不成話,難道別人沒有參加祭祀,可以像是祭祀過一樣嗎?合理的斷句應是“吾不與,祭如不祭”,我不贊成那些祭祀時好像不在祭祀的人,亦即心不在焉、馬馬虎虎的人。唐朝韓愈提到這句話,說孔子“譏祭如不祭者”,祭祀時態度散慢、隨便,好像不在祭祀的人,孔子是予以譏諷和批判的。為什麼?因為祭祀是何等重要的事,一個人如果對祖先也心意不誠,他又怎能對別人講求信義呢?對個人如此,對國家亦然。當時漸入亂世,人心浮動不安,信仰也趨於俗化,祭祀是為了現實功利,缺乏虔誠態度。孔子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能多說什麼?但是無論如何,他公然反對“祭如不祭”的人,也算表達了一番苦心。

從孔子對待祭祀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孔子當然是有信仰的。其實,古人有宗教信仰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詩經》說:“天生烝民”,天是老百姓生命的最後根源。但是老百姓不是父母生的嗎?當然,不過父母再由父母所生,往上推溯,推到最後還是要有個最後根源,古人稱它做“天”,亦即相信“天生烝民”。這是中國傳統的信仰,這種信仰的影響非常深遠。譬如帝王作為人間的統治者,被稱作“天子”,天的兒子,代表他的政治權力的合法性基礎來自全民信仰的“天”。“天”是老百姓的父母,天子替天行道,所以天子有義務照顧老百姓,這是他的“天命”。孔子也信“天”,但他有一個轉變叫“五十而知天命”。以前很少有人敢說這樣的話,因為天命是神聖的符號,只有帝王可以得到天命,但孔子說他五十歲時瞭解了自己的天命,亦即講明人性自覺的潛能與使命,像“木鐸”一樣,教化百姓,喚醒蒼生。換句話說,從孔子開始,每一個人都可以覺悟到自己的天命。以儒家來講,這個天命就是肯定人性向善,這一生要擇善固執,最後止於至善。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要求,每一個人都有的天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網配_網遊]盜亦有道我的世界只有一個你滿園飄香我能回到1978閒散小女人的狼君們天堂太原,人間正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