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彈,運彈,發射。演習場周圍站滿了人。
張作霖在炮兵旅齊旅長的陪同下,來到演習現場。參加觀看的有奉天督軍署的軍政要員,如楊宇霆、吳俊升、張作相、郭松齡、王永江、張宗昌、李景林、張學良,以及各師、旅長,足有二百多人。大帥府裡的夫人、少奶奶、小姐、少爺、傭人和督軍署的軍官,都來看熱鬧。
齊旅長看看各個方面已經準備就緒,就徑直來到張作霖面前請示演習是否可以開始。張作霖不假思索地說:“準備好了,就開始吧!”
齊旅長剛要下令,只見少奶奶于鳳至跑到張學良身邊,焦急地問道:“漢卿,這演習的事,南門臉的老百姓和店鋪知道嗎?”
張學良一聽,遭了,怎麼把這事忘了呢!他趕緊叫住齊旅長,然後快步走到張作霖跟前,說明了情況。
張作霖反問道:“這些小炮有那麼大響動嗎?”
張學良說:“不過還是通知一下好,以免嚇著老百姓,造成混亂。”
張作霖感到言之有理,就點頭道:“那就快去通知一下吧!”過了一會兒,差官通知完了,這邊下令開始演習。
話音剛落,這十多門迫擊炮同時開火,山搖地動,震耳欲聾。剎那間,塵土飛揚,煙霧蒸騰,人們譁然。城牆上,碎磚橫飛,濃煙四起。這一下可亂了套了。大、小南門一帶的老百姓和店鋪、商號,雖然知道演習迫擊炮,可沒有想到有這麼大的動靜。而街上的行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沒命地亂跑,撞倒了攤床,踩壞了商品。
衛隊把情況報告給張作霖,張作霖趕忙下令停止:“不成,不成!不要演習了,快停止,快停止!”張作霖回到帥府上房,經過這次演習,張作霖才知道迫擊炮的威力,因此,他下令建立奉天迫擊炮廠。說辦就辦。1922年,張作霖重金聘請英國人沙敦主持建立了奉天迫擊炮廠。該廠生產迫擊炮、迫擊炮彈及其附屬品。1922年開始生產迫擊炮和迫擊炮彈,比上海和漢陽兵工廠早一二年,造出的炮是英國斯托克斯式的。它構造簡單,操作容易,運作方便,適合在各種地形上作戰。
1922年生產的稱為11年式,1924年生產的稱為13年式,1926年生產的稱為16年式。新式效能良好,射程遠,威力大。每門炮還隨帶炮車1輛,彈藥車1輛,每輛彈藥車可載10發炮彈。炮車和彈藥車使用方便,節省人力。在正常情況下,每月可製造迫擊炮80門,炮彈4萬發。
由於迫擊炮的大量生產,使奉軍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在以後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為了提高奉軍立體作戰的能力,張作霖還不惜一切代價,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籌建空軍。由於張作霖辦事說幹就幹,大刀闊斧,迅速建起了強大的軍事隊伍,這些隊伍不僅幫他稱霸關外,更為他以後進入關內、問鼎中原奠定了基礎。
虹橋書吧。
第25節:做事膽子大,敢做敢當
做事膽子大,敢做敢當
一個貧寒家庭出身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想出人頭地必須先取得心理上的優勢,讓自己的心“站”起來,而不是“跪”下去。“站”起來是強者心態,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而“跪”下去是奴才心態,是他人掌握你的命運。只有心裡“站”起來的人,命運才可能會“站”起來,你的人生才能與輝煌站到同一個起跑線上。
歷史上著名的老粗朱元璋,是毛澤東主席最喜歡的一個人物。
元末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濠洲鍾離(今安徽鳳陽),小名叫重八。長大後才有了正式名字,叫興宗,後改為朱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小的候家境貧寒,雖然家貧,但他有不甘為人下的桀驁性格,他敢做敢當的老粗性格讓他比同齡人更出眾,這樣的性格也為以後成就一代偉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一天,朱元璋和夥伴們在山坡上放牛,時值晌午,大家的肚子都餓了,然而,因天氣還早,誰也不敢提前回村,怕挨地主的鞭子。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的人說地主劉德家整天吃米飯與肉,我們都不知道肉是啥滋味;有的說地主不放牛羊卻有肉吃,我們整天放牛放羊卻沒有肉吃。大夥一人一句,越說越覺得肚子餓。
朱元璋突然站起來,提了嗓門對夥伴們說:“眼前就有現成的肉,我們不如宰—頭小牛吃,不吃白不吃。”
實在饞得難受的小夥伴們一看有人做主,興奮起來,都說這是一個好主意。在朱元璋地指揮下,大家一齊動手將牛捆起來,殺牛、剝皮、烤肉,不一會工夫,狼吞虎嚥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