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女兒當兒子養。這白氏練的一身好武藝,動輒七八個大漢近不了身。曾經一次進山賞花,遇上強盜,此女一時技癢,打得這夥強盜落花流水,大名從此傳開。但是同時,也無人敢上門提親了。
白家也不著急,自家姑娘嘛,又不是養不起,大不了招婿就好。誰知白家主母老蚌生珠,後來竟然連生了兩個兒子,這白氏照顧母親打理家事,又耽擱了好一陣子,如今拖到了快二十,擱別人家都急壞了,他們家完全無所謂。
鎮西侯回到了帝都,聽聞有此女,一拍大腿,這兒媳婦,中啊!趕緊上門提親去了。
那白家其實並不願意,這要是嫁給岳家,那肯定就要跟著遠赴邊關吃苦了啊,可捨不得自家姑娘。
倒是那白氏,毫不扭捏,託家人傳話,直言若是嶽一文願意與她見一面,這門親事未嘗不可。
本朝男女大防並沒有那麼嚴重,於是在雙方父母的默許下,兩人見了一面,寥寥幾句話之後,白氏宣佈,她願意嫁。
說白了,這白氏閒帝都格局太小,邊關多遼闊啊,到了那邊才叫自在,更別說她這身武藝,到了那邊才有發揮餘地。
白指揮同知都快哭了,姑娘啊咱能不求這點發揮餘地麼。不過再捨不得,難得遇到一個靠譜的人家,女兒願意嫁就嫁吧。
岳家長子就這樣,娶走了帝都知名的厲害姑娘,不知道多少男子心懷感恩。
次子的婚事就沒有那麼順利了,畢竟帝都可沒有第二個白家。不過他自己倒是尋摸到了一個。
那姑娘姓袁,父親科舉出身,一路當上了都察院的一個右僉都御史,娶了上司的女兒,本應一家和樂。誰知成親沒幾年,一場風寒,這位御史就去了,留下孤兒寡母的難以為繼。
那御史本家中本來就沒有什麼人,母女二人只能寄居在孃家,寄人籬下人情冷暖,母親心中鬱結,沒多久就去了,留下孤女一人。
那女兒也是個心大的,天性樂觀,沒啥愛好,就愛吃。幾年下來,吃的自己圓嘟嘟的,人見了就覺得有福氣好生養。
只是到了親事上頭,有些為難。
孃家沒什麼助力不說,嫁妝也寒酸,她外祖家也不肯讓她嫁的太低門小戶的被人笑話,一來二去的就有點耽擱。
這姑娘覺得有一天樂一天吧,自己想的開,聽聞有個寺廟素齋做的好,就撿了一日帶著丫鬟婆子出門去吃。正趕上那天是岳家大兒子與白家姑娘相親的日子,岳家的小兒子也去了,大哥去相親,他就滿山轉悠,一眼就看到了袁姑娘,也不知道哪裡相中了,偷聽到是哪家姑了,回家就跟他爹提了。
他爹先是揍了這混小子一頓,隨便偷聽人家姑娘,傳出去讓人家姑娘怎麼處!
氣喘吁吁的追了半天沒追上之後,只能罷了,然後就有點為難,這畢竟是文官家的姑娘啊,能嫁給他們家?不過不管如何,先提親試試看吧。
袁姑娘外族家姓陳,陳家如今當家的還是這姑娘的外祖父,這陳老大人一聽是鎮西侯,提的又是外孫女,完全可以啊。這既可以與鎮西侯交好,那外孫女又不姓陳,也輪不到人說陳家有失風骨,遂答應了婚事。
老二嶽一武的婚事也成了。
因為這婚事急不得,鎮西侯留下兩個兒子在帝都完婚,他先趕回邊關了。
他一走,秦王殿下就與他兩個舅舅混在了一起,也不知道秦王殿下與他那不正經的大舅舅學了什麼,總之等岳家兩個兒子回到邊關以後,帝都的官員們才發現,原來那個溫文爾雅的秦王殿下,從一個上進的少年,長成了一個合格的,紈絝。
☆、第16章
秦王殿下與一般的紈絝子弟不同,他紈絝都能紈絝出花樣兒來。
別的紈絝子弟嗜好逛秦樓楚館,他不過癮乾脆自己開了一個,清苑就是他一手建立,姑娘們也不知道從來請來的,個頂個的出眾。
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人彈劾他行事荒誕,但是他一太平王爺,荒誕又如何,天元帝不過一笑了之。
也有人懷疑他打著妓院的名頭私下蒐集訊息,偏偏這清苑開張頭天,就明確要求,本地只涉風花雪月,恕不談及公事。
這下陰謀論的某些人也有點啞然。
秦王殿下荒唐之處不光在此,此子肆意妄為,喜怒不定,且最重要的一點,受不得半點氣。若是有人惹到他,甭管是何等原因何等方式,輕則當場走人不給好臉,重了,乾脆就叫侍衛們偷摸去揍人一頓。
一開始還沒發現,只是後來莫名捱揍的人多了以後,大家才發現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