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終於有一天,他對同事小李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小李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不過這破公司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瞧瞧。所以,我覺著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為什麼?”小張問。“如果你現在離開,公司並沒有什麼損失,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那樣公司才能受到重大損失,為自己出一口怨氣啊!”小李說。小張覺得小李說的非常在理,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開始努力工作。
半年多的努力過後,事遂所願,小張擁有了許多忠誠的客戶,工資也連升了3次。再見面,小李問他:“怎麼樣,現在還想走嗎?正是時機哦!”小張笑著說:“老總剛跟我談過話,準備升我做銷售部經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其實這也是小李的初衷。他看到小張確實有才華,就是年輕太浮躁,一直那樣下去,別說他炒老闆,不久老闆也會炒了他的。所以他就施了一計。
你出錢我出力,當然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如果想著什麼事都“隨便做一做”,什麼時候也不會得到重用和晉升。老闆喜歡敬業的員工,因為敬業是一名稱職員工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盡職盡責,忠於職守,這是對企業知遇之恩的報答,也是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的前提。
敬業是一種使命
任何工作都是適應社會的需求而產生的,工作的存在是依附於社會的。工作的發展程度最終也取決於社會的發展,只有順應了社會的需求,個人的工作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至關重要的是,認真做好社會賦予我們的工作,竭盡全力做好本職,把敬業作為一種使命,我們才能最終享有社會發展的累積。
富士公司曾經有一名職員,開始他是在富士膠片的一個銷售點做銷售工作。在他做銷售的時候,每次有人來買富士膠片的時候,他總會在給別人開的收據或其他票據下方寫上幾個字:“每卷××元,”而且每次都不例外。後來,他的同事反而都忘記了他的名字,每次都會喊他“每卷××元”。
公司的主管後來聽說這件事後,非常感動:“竟然還有如此盡心盡力地為公司做宣傳的員工,真是難得,我一定要見見他。”於是便邀請他一起吃晚餐。
進餐過程中,主管就問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你拿的是固定工資,即使拉來了業務,你也不能多拿錢啊?”
這位職員憨憨一笑說:“我不為那些。我就是覺得,這是我的工作,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既然在公司,就應該為公司多賣點產品。”
最值得被敬重的,常常是敬業的人(2)
後來,業務主管被總公司調到其他部門,這位職員理所當然地被提升為這個銷售點的業務主管了。
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你都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看成自己人生的榮耀和使命,竭盡全力把它做好。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曾為通泰電子集團執行長的約翰·克林頓說:“我經常強調,在公司中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是貴為CEO,還是身為普通的員工,都要看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否定自己的工作是個巨大的錯誤。”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說過:“除了工作,沒有其他任何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也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強烈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敬業的員工之所以受歡迎,不僅是因為他們能對企業負責,更重要的是,他們意識到了敬業是一種使命,是一種責任和精神的體現。
當我們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事業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並且把“工作是最完美的使命”或“完成這個工作是我的使命”作為自己的宗旨,從而激勵自己不斷投入其中時,你就會有一個圓滿充實的心靈與意義非凡的人生。
幹一行,就要愛一行
每個公司都迫切需要腳踏實地工作的人才。敬業精神在當今企業中,已經成為衡量員工優劣的首要標準。
IBM公司的創始人沃森對“敬業”極為看重,並將“敬業”與“思考”作為公司永不終止的信條和追求。沃森曾對員工說:“如果你是忠誠敬業的,你就會成功。熱愛工作,就能提高工作水平,忠誠敬業和努力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事實上,對工作敬業的人沒有苦惱,也不會因困惑而動搖,他堅守著航船,如果船要沉沒,他會像一個英雄那樣,在樂隊的演奏聲中,隨著桅杆頂上的旗幟一起沉沒。”
IBM一直堅守著這個信條,並將其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面,使每一個員工都在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