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些人當時背後都有一些故事。
李連杰從影以來就很清楚地知道,不管他做多少次武術表演,都沒有一部電影的影響來得大,所以1998年他決定向好萊塢發展。在電影《龍之吻》中李連杰展示了他深厚的武術功力,就連法籍武術冠軍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那麼李連杰剛去好萊塢又經歷了怎樣的遭遇呢?要在好萊塢立足到底有多難?
曹: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你開始轉到好萊塢發展,你剛去的時候覺得順利嗎?你那時候在亞洲已經很有名了,可是去好萊塢還要讓你試鏡,你習慣嗎?
李:習慣。其實我那個時候已經很成熟了,我很客觀地知道,不管你多紅,你是在一個新的環境裡。喜歡香港電影的人知道你是誰,其他人是不瞭解你的。北方人說你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你要抓住每一個機會,正確地面對自己,去挑戰自己。所以我覺得面對試鏡,你倒過來一想就明白了。如果現在有一個印度大腕,在印度紅遍天下,中國人沒聽過,咱夠不夠膽給他請過來,到中國來主演一個華語電影?是不是他來了我們也要試試他?所以你要知道這個遊戲的話,你就覺得很正常的,我們也是這麼對別人,別人怎麼會不這樣對我們?關鍵是我們如何把握每一個機會,挑戰自己。我從來都說,外面沒有敵人,不管社會多麼複雜,真正的敵人和對手就是自己。有沒有放下你自己,有沒有每一天都當學生一樣的面對生命?每天都當學生,就是做學習工,你每天就做學生心態。
曹:你剛才說到學生心態,我就想起,據說你當時拍戲的時候和梅爾·吉普森有一場戲,你真的像小學生一樣,跟背書一樣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可人家把詞兒變了。
李:對,一定的。說句不好聽或者不斯文的話,我們都是老油條了。在電影圈混了二十多年,我常常看見新人走進來,夢想和我們這些老油條拍戲,他們都很緊張的,在那背對白,你看他們眼神都知道。我當時就這個狀況,而且最主要是對語言,你以為你講出的那個英文是背得很清楚的,但是他覺得聲音不對,或者語氣不對。“你好嗎?”“你吃飯了嗎?”“今天我們要做什麼呀?”你說這個字是沒錯的,但是聲音、感受並不是從內心裡講出來的,所以就鬧了很多笑話。
曹:你覺得去好萊塢在那受歧視嗎?
李:受歧視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自己認為你被受歧視就更正常了,因為連很多在美國土生土長的亞裔人都覺得受歧視。但是你也可以看到,有的人不被歧視,你看看,很多出色的華人在美國,仍然做到大公司大財團的CEO,如果你能證明你能為這個企業,這個財團,這個電影賺到大錢,就沒有人會歧視金錢,你說是嗎?怎麼會歧視你?就算我不喜歡你也要重視你。我就試過大電影公司,我不是講過嗎?好玩的就是人家大公司的老闆,我求人家,人家不理我,後來人家求我、跪在我面前,再過多少年,他又變了。就像股票一樣,賺錢了你就是英雄,跌下來了你就換人,就是這麼很現實的。市場經濟是比較現實的,看你的能力,看你的素質,其實我覺得,全球經濟越來越一體化,這個歧視問題越來越少,就是看本事,看誰有本事生存下來。
曹:你去好萊塢這麼闖蕩一番,你覺得成功嗎?
李:我不覺得成功和失敗是什麼固定的定義,因為在每個人心目中可能都有怎麼樣叫成功,怎麼樣叫失敗。我覺得生命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學到很多知識,很多的經驗。那麼你也可以看整體,因為這一批中國人,從90年代後期到現在,在美國市場轉了一下,你可以看到中國今天的電影市場,我們以前拍一部電影可能花五百萬美金是頂級的中國人的製作,包括香港,包括澳門,包括臺灣,中國人制作的電影,四五千萬港幣是頂級的。那你現在再看今天中國的電影娛樂界,一億、兩億、三億的製作成本,多多少少都看到全球的資金。關注中國的電影市場,關注全球市場,其實對整個電影事業發展來講,我覺得這批人從這個宏觀上來看還做了一些事情。真正的成功中國人是很難不在母語的環境裡面做到AA級,AA級是很難做到的。你能做到A級或者B、B+已經是很不錯很不錯了,很不容易了。因為你的語言實在不能夠被人完全理解,我們是靠動作、身體、演技等整體優勢拉回我們的弱勢。 txt小說上傳分享
龍在江湖——李連杰專訪(4)
曹:所以我覺得你有一件事情我還是挺欽佩的。你當時拍了《狼犬丹尼》,因為有一些暴力的鏡頭,所以你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讓爸爸媽媽注意不要帶小孩子去看,當時FOX公司都跟你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