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歐陽恪是請老朋友去新建成尚未開放的圖書館參觀,數十萬冊書已經整整齊齊的碼在闊大的架子上,整個建築城散發著新鮮的桐油和紙張混和的味道。
這是明湛撥出一處別院,小橋流水,雕樑畫棟,因為要改為公共場所,各處皆可見固定在地上的長椅木凳,以供人坐下休息。歐陽恪感嘆道,“待日後年歲大了辭官,我就與陛下說到這圖書館裡來幫著整理書本。”
王叡安笑贊,“我朝自太祖建國,已經六帝,如今陛下明君之姿。我等也能隨著陛下開此盛世基業,三世有幸。”
“是啊。”李平舟嘆一聲,低語道,“要說陛下,就一個毛病,也不知道怎麼對女人就格外的好。”三位素有清名的老大人在內心深處也無比懷疑明湛與吳婉的關係,不過,大家覺得皇帝陛下的口味兒不會這麼重吧。宮裡多少如花似玉的宮侍,哪個會要吳婉這種失貞的母老虎一樣的女人呢?
不過,皇帝陛下做事又常出人所料,誰知道口味兒會不會也不與眾人同呢?
這麼一想,三位老大人頓時風中凌亂了。
透過吳婉上位一事,三位大人紛紛認為,明湛無比詭異的內心世界是他們這些凡夫俗子難以想像並難以理解的,
林永裳接到明湛的密信與新一期的皇家報刊,在邸報與皇家報刊上詳細的閱讀了明湛要開建天津港的訊息,林永裳極是吃驚。
接著大恨,一掌落在几案上,這群不識好歹的臭鹽販子!誤了大事!
林永裳並不認為建設天津港的主意不好,相反,這個主意絕對巧妙至極,神來之筆!
從沒人想過要在天津設港,一是江南魚米之鄉,自來富庶,浙商晉商徽商乃大鳳朝最鼎鼎大名的商人,山西處內陸,浙徽皆在東南,東南臨海。且江浙之地,茶蠶絲繡瓷,天下聞名。
在東南設海港,有地理之便。
不但林永裳這樣想,幾乎天下人都做此想。
從未會有人認為,可以將海港設於別處!
林永裳年輕,對天津並不算了解,不過他讀書破萬卷,自然知曉天津地理位置。更為關鍵的是,天津與帝都相臨,就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別說世族,就是那些不要命的海盜也絕不敢去天津挑釁。
如果林永裳在帝都,他能親自去天津港所建之地看一看,就會明白,此地非僅有與帝都毗臨一個好處。在戰略位置上,天津港更勝江南三分。
林永裳為明湛高屋建瓴的眼光所折服,心裡更加痛快這些鼠目寸光的臭鹽販子!
林永裳是帝王心腹中人,自然更明白明湛的心思。最初始,明湛並未起於天津設港之心。可是,江南的情勢太過複雜,平陽侯世子帶著西北軍回西北。永定侯要整合消化淮揚軍,這更需要時間。
鹽課改制已經在進行,這個時候,明湛是不會讓江南有任何動盪的。
可是,明湛早有建海港開海禁之心。
此時,天津港的建設亦是對江南的一個警告!
林永裳閉眸,暗暗回顧自己到淮揚以來的種種,雖然林永裳為江南可惜,更為自己可惜,不過,他已盡力。問心無愧。
如今任直隸總督的是山西梁氏子弟梁東博,梁東博亦是數年為宦,如今天津港開建,只要梁東博不是太蠢,入閣已是指日可待。
林永裳暗歎,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57、更新 。。。
都說孩子是用來討債的。
先前;鳳景南對這話沒有太深刻的認識。
可;自從明湛去了帝都又做了皇帝;鳳景南認真以為;明湛不僅是來討債的,他絕對是來催命的。
如今想要探聽帝都的訊息;再容易不過。
連雲貴就開始發行過期盜版的皇家報刊,而且銷量極好。雲貴人民頗以為榮;他們總會有街頭巷尾、茶寮飯館兒的大聲討論著皇家報刊上的事,七嘴八舌的說道一通,最後集體感嘆;“皇帝陛下可是咱們鎮南王府的世子殿下,瞧瞧,皇帝陛下多麼英明啊。”神色中透出極大的滿足。
還會有經商販賣允許入境的西藏人得意洋洋來一句,“皇帝陛下也是我們西藏人的駙馬喲!”總而言之,雖然皇帝陛下在帝都做著皇帝,但是皇帝陛下與雲貴百姓是有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呢。
雲貴百姓也以帝都人請他們的世子殿下去做皇帝而津津樂道。
鳳景南也是人,雖然自個兒不是皇帝,不過,現在做皇帝的是自己的親兒子。
每想到此處,鳳景南也會有幾分竊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