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4/4 頁)
的史料記載。
明淇敢來這樣一封奏章,自然已有所準備。
說句老實話,在內閣混的,都沒傻子。就拿李平舟來說,寧國長公主的奏章雖然有幾分不客氣,不過,他看過之後心裡還真有幾分不是滋味兒。
要說善棋侯沒私心,這種話,假的讓人張不開嘴。
其實大家都不是什麼涉事未深青春幼稚的毛頭小子了,鳳景乾一旦回來,可能給帝都帶來的執政上的改變,大家都心裡有數,並且一直惴惴不安。
雖然這幾位都是鳳景乾用過的老臣,不過,明湛登基之後,可圈可點之處頗多。甚至公正的說一句,韃靼人兵臨帝都之事,再怎麼算也算不到明湛的頭上去。
人家才登基一年不到,遇到戰事,似明湛這樣處置,已非常難得。
與韃靼之戰,正經不能算到明湛執政的問題上。像楊守同,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叛變收買的。不過,鹽課改制始於雲貴,明湛一手操控,及至帝都,如今鹽價下降至原本三成不到,天下百姓皆念及皇帝恩德。
甚至至如今,原本修道城牆得百萬兩銀子,現在呢,七十萬兩就夠了,裡面還有十數萬兩是付給民工的工錢。
朝廷不抽丁,只要願意出力氣的,結了班子,按手藝論,每人每日多少銀錢,還管一頓午飯。
現在,帝都之中,連城牆根子底下曬太陽的乞丐都少了許多。但凡有膀子力氣的,寧可去賣力氣為生,也好過沿街乞討不是。
大家心裡明白,明湛雖然有些小毛病,就是脾氣,也不怎麼樣,而且,膽湛還有個讓人憂心忡忡的做太后的親媽。
但是,亦沒人可以否認,明湛的確是有明君之資。
甚至,明湛的資質,其實更勝於太上皇。
內閣一時沉默,還是徐叄先開口道,“善棋侯奉聖命去給太上皇講安,是不是仗著宗室身份,到鎮南王府滿口胡言、行止不宜,以至於令寧國長公主誤會了朝廷之意呢。”
你他孃的去雲貴就罷了,還敢亂說亂動,不是活夠了吧?
徐叄與明湛的利益關係最為緊密,如今明湛在位,他是帝師。若是明湛給人拉下臺去,那他算是啥哈?前帝師?
再者,他家兒女,都得明湛器重。還,還,還有他家那倒黴的準女婿,還得指望著君王為范家平反呢。若是換了鳳景乾重新上位,鳳景乾如何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