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其他的如連續立定跳、引體向上、單槓等專案也是一樣,他們一個個的力爭上游,全力以赴的訓練,不累趴下便不罷休,一個個的都卯足了勁比賽,不分早晚。
短短一月時間,這群老兵的實力竟然有了顯著的提高。
最明顯的就是射手,射手最重視的就是臂力,一個月的苦練俯臥撐、引體向上、單槓,讓他們的臂力成長到全新的高度,以往臂彎強弓只能射兩百七八十百步的他們,經過這一個月的練習,竟然多射出了二三十步,相當了得的進步。
還有騎兵,唐朝的騎兵裝備兩種兵器,一種是長槍,另一種是馬刀,是一種適合騎兵劈砍的戰刀。長槍是在衝鋒的時候用來刺的,馬刀是在近距離拼殺時用來砍的。
由於手臂力量的增強,爆發力的增強,以往衝刺中的騎兵他們都能夠以長槍刺穿兩具鎧甲,如今卻能夠刺穿兩具半,甚至於三具鎧甲了。
步卒、越騎也是一般,彼此的力量都有著顯著的提升。
有如此成效是他們這些老兵痞做夢也未想到的。
古代對兵卒的訓練方式,大多都是練他們的陣法、殺敵技巧以及相互之間默契的配合,對於他們個人的力量需求不大,畢竟戰場上單兵作用不大。
所以幾乎沒有什麼鍛鍊他們各自力量的方式,唯一的器械只有石鎖,但石鎖顯然不如連續立定跳、俯臥撐、引體向上這些運動方便,而且有效。故而初次接受這種練習,令他們的力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這種新型的練兵方式讓李績這老將都歎為觀止,上表給了李世民希望能夠廣泛推廣。
為此李世民還特地將杜荷招去訓斥了一頓,說他有這麼好的東西卻私藏起來,不早告訴他。
說的杜荷就像怨婦一樣委屈。
“你這臭小子也不知腦子裡裝了些這麼東西,稀奇古怪的,卻相當有用。總有一天,朕要將你的腦袋破開開看看!”李世民笑著說著。
杜荷忙做了一個怕怕的表情。
“好了,別賣乖!說正緊事,如你預料的一般,吐蕃已經打敗了党項、白蘭、吐谷渾,依我估計就快進兵了。”李世民臉色嚴肅了起來,對於這一戰相當重視。
杜荷笑道:“吐蕃人住在高原上,習慣了那裡的寒冷,所以他們怕熱!秋高氣爽正是進兵最佳時刻,十日之內,必將有異動。”
正說間,松州都督韓威傳來了吐蕃進兵松州的訊息!
大戰即來!
PS:二代建立了一個QQ群,群號在書評處,喜歡本書或者有意見建議的書友加一下吧,沒事聊天也行!
第三十四章 房遺愛歸來
大氣勢磅礴,雕欄砌玉,處處顯示尊榮的大殿,李世民高坐在堂上,接見了送戰報的信使。
杜荷站立在一旁。
“皇上,松州告急,松州都督韓威上書御陳,請皇上過目!”信使千里奔行,風塵僕僕的將一封奏章高舉在身前。
“快將戰報呈上來!”李世民不怒反喜,神色有些急不可耐!
內侍總管太監從那信使手中拿過奏章,恭敬的拿與李世民御覽。
李世民看完奏章,神色有些陰晴不定,問道:“如此說來韓威是敗了!”
信使低著頭,低聲道:“松州城兵馬不足,都督對於敵勢估算有誤,為敵所敗。”
“朕看他是輕敵所致才是!”李世民面露威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如此也好,倒也讓朕看清楚了一些人的面目……你且下去吧!”他稟退了信使,將奏章讓太監遞給杜荷。
杜荷接過,細看了起來。
韓威的奏章上寫明瞭兩件事情,一是他意圖刺探吐蕃虛實,出城迎敵為吐蕃所敗,折損了千餘人馬;二是因為戰事失利,原本附屬唐朝的部分羌酋發動了叛亂,羌酋閻州刺史別叢臥施、諾州刺史把利步利二人見風使舵,舉州投降了吐蕃,白蘭一族也因此接受了吐蕃的統制。
李世民在乎的並不是韓威的敗,即便沒有他這次的輕敵,依照他們的計劃也是要敗,他在乎的是這些異族的叛離。
他被稱為天可汗,受到萬邦來賀,也自認為對於這些依附大唐的異族並沒有任何的虧待,一視同仁,但如今僅僅是小小的失利,受到小小的威脅便舉州叛變。這無疑是在他的臉上狠狠的扇了一個耳光,故而才會咬牙切齒的說:“倒也讓朕看清楚了一些人的面目。”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李世民陰沉著臉。
杜荷明白李世民問的是那些叛變的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