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1/4 頁)
李績笑了笑道:“無須多禮,過來烤烤火,喝腕薑湯,別凍著了……在這惡劣的天氣,你能夠安全的撤回來,實在不容易。能夠在被伏擊的情況之下,擊退侯君集,更是了不起,這點即便是我也沒有自信做得到。”他還不知杜荷經過如何一番苦戰,只是從派去支援的將士口中得到了在他們趕到之前,杜荷已經擊潰了侯君集的來攻,心中感到無比的詫異。
這第一戰,杜荷畢竟處於守勢,又有諸多名將的幫助,佔據著地利與人和的關係,擊敗侯君集固然是一種本事,可以杜荷平日出彩的表現來看,也不算是什麼意外的事情。
但受到侯君集伏擊,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與侯君集野戰,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獲勝,那就很了不起了。在他的映像中,即便是李靖也做不到。畢竟李靖用兵在於謀、在於奇,而不是這種陣仗交鋒。
杜荷搖頭苦笑:“大總管太抬舉我了,跟侯君集野戰對決,我是一敗塗地,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若不是薛仁貴的逆天箭術,便是大總管的援軍趕到,救下的也不過是一群被打散的殘兵敗卒。”
他將遇襲後的情況,一一說明。對於李績這位對他非常賞識的老上司沒有任何的隱瞞,將自己面對侯君集攻勢的那股無力抵抗的感覺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最後說道戲劇性的逆轉,感慨道:“當時侯君集已經洞察出中軍的異樣,可以肯定,只要他一但攻入中軍,中軍也將如左翼一般,再難抵禦。天幸,我軍有薛仁貴這位猛將……”他毫不吝嗇的將溢美之詞送給了薛仁貴,一切功勞都給了侯君集這位扭轉乾坤的神箭手。
李績見怪不怪,哈哈一笑:“這也就是武運吧,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哪怕是在微末的細節都能改變整體的局勢。”
杜荷也想到了歷史上諸多類似的事情,最形象的就是明朝朱棣發動“靖難”時與李景隆的白溝河之戰一戰。李景隆雖然不是什麼了得的人物,但擁有大軍六十萬,麾下又有平安、瞿能父子等名將,將少兵少的朱棣被困在白溝河,受前後夾擊,朱棣都險些被擒。繼續戰下去,朱棣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莫名其妙的一陣風吹倒了李景隆將旗,使得本應該失敗的朱棣,反敗為勝。
杜荷面對的情況與這個幾乎沒有什麼異議,朱棣是天祝,而他麾下有一個能夠以三箭定天山的蓋世猛將的幫忙。
“不過,敗了始終是敗了……”杜荷並沒有將擊退侯君集視為一場勝利,雖然在多數人的眼中,這就是勝利,可杜荷卻是清楚,在侯君集的攻擊下羅通的右翼幾乎全軍覆沒,薛仁貴頂上的兵馬也損失慘重,而他唯一給敵軍造成重創的唯有迂迴至薛延陀後方的選鋒軍。
在人數的傷亡比上,他們處於劣勢。
杜荷的表情看在李績眼中,這位老將哪裡看不出杜荷心中的疙瘩,沉聲道:“既然從軍為將,就必須要有這個心理準備。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不斷的學習,進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杜荷苦澀一笑:“道理是明白,可是想起來,心中還是一陣難受……不過大總管放心,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這我明白的……經過這一戰,我算是瞭解了。跟他明刀明槍的正面對決,想要取勝,並不容易。我覺得我們應該來點陰的,從別處入手,這樣才能擊敗他。”
李績眼中一亮,杜荷曾經是他的直系下屬,對於他腦中的鬼主意,很有體會,低聲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杜荷嘰咕嘰咕的低聲述說,只能依稀聽到“這一次非將他氣得吐血不可……”的論言。~~~~!~!
..
第二十八章 重要的密探
大雨連續下了五天,方才停歇。
整個草原就像是一塊吸水而浮腫的麵包,看上去沒有什麼異樣,可一但觸碰以後,就會滲出水來,一不小心會有陷下去的危險。
“該死的鬼天氣,終於停雨了。”杜荷踩著泥濘的草地,呼吸著雨後帶著泥土的空氣,左右活動著已經懶散的筋骨,打了趟拳,舞了會兒劍,將多日困在營帳裡的悶燥感覺一掃而空。
往廚房盛了碗粥,對著**的大餅,囫圇吞棗的吃下了肚。見時間差不多了,騎著雪無影,悠哉悠哉的出了軍營,來到軍營北方的一處丘陵地,找了些溼樹葉,澆上隨身帶來的火油,用火摺子點燃。
火油與溼葉的相沖發出了“吧嗒吧嗒”的爆炸聲,黑色的燻煙也沖天而起,數里可見。
杜荷想著前幾夜與李績的暗謀,臉上掛起了古怪的微笑,連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會出這麼一個損招。也許是形勢逼人吧,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