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第3/4 頁)
他打拼回來的。
比之歷史上的那個房遺愛,現在的他毫無疑問的要幸福許多。
不過也不是每個公主都如長樂那樣通情達理的,雖然現在房遺愛的妻子城陽公主也是一個體貼賢惠的女子,但與長樂還是沒法想比。當初長樂嫁給杜荷的時候,拒絕了李世民賞賜的公主府,直接嫁入了杜荷的家裡。然而房遺愛卻如尋常駙馬一樣,如同入贅般的,住在公主府裡。
這走到半路,迎面卻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
“俊哥兒……”來人二十出頭,是一位身量挺拔修長的英武男子,一件華貴的暗花青色綢衫穿出了飄逸的風采。
房遺愛看著來人,面上也是一喜道:“為德兄……”來人正是李世民的三子,吳王李恪。
房遺愛因為名氣不佳,在杜荷未改變之前,朋友極少,李恪恰是其中之一。
原因無他,正是因為武藝之故。
李恪是李世民愛子,一般來說,皇子一但成年,就會被派到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世民有一個習慣,但凡他欣賞的愛子都會放在身旁好好的培養,比如說現在的李泰,就是因為對他異常偏愛,特許他特許“不之官”。
李恪也有這個待遇,他早以成年,但李世民一直將他留在身旁,直到貞觀十一年,才正式讓李恪之官。在此之前,除了貞觀七年,在齊州之官一年之外。李恪都是在長安混跡的。
吳王府與房玄齡的府邸同一條街,李恪文武雙全,文韜武略,弓馬騎射都有涉獵,經常召集一票人外出狩獵比武。
房遺愛好武厭文,因為出身書香世家,被逼習文,成績極差,久而久之,也自暴自棄,成就二世祖之名。不過他畢竟是功勳之子,狐朋狗友不少,也與李恪相識,經常被李恪邀去狩獵。
如果說以前杜荷是房遺愛妓院裡的老師,那李恪就是房遺愛武道上的老師。
房遺愛第一次**是杜荷帶去的,房遺愛第一次練武就是李恪教的。
李恪身為皇子,受名師指點,武藝不俗,在圍繞著他的那一圈夥伴裡就屬他最出色,經常被要求指點這個,指教那個,不過真正認真去學的卻沒有幾個。房遺愛卻是其中最認真的一個。
李恪也是因此對於房遺愛另眼相看。
一來二往,兩人也熟絡了,關係密切。
房遺愛,本名叫房俊,俊哥兒也是早年的綽號。至於為德,自然就是李恪的字了。
只不過李恪並非是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個老師,一個師傅,最注重的是經驗。李恪自己都是一個雛鳥,怎麼教的好房遺愛?他不但沒能教好房遺愛,反而將房遺愛帶入了誤區。
房遺愛最大的長處是千斤神力,武藝應該走剛猛的路線,而李恪卻一直在指點房遺愛自己所學的靈活武技,也致使房遺愛苦練多年,無所成就,直到遇上真正的師傅秦瓊,這才脫胎換骨。
李恪的亂教,並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友情,在房遺愛的心目中,李恪曾一度是他最重要的朋友,沒有之一。那時候的杜荷,只是他最親密的狐朋狗友而已。直到杜長天覆生,鼓勵房遺愛棄文習武,這才真正意義上讓房遺愛對杜荷心服口服,從而肝膽相照,取代了李恪的第一。
雖然李恪常年在外,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並沒有因此淡化,經常聚在一起小酌談天。
不過李恪畢竟遠在江南,想要見上一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想不到今日走在大街上都能夠遇到。
“你怎麼來了?”房遺愛許久不見故友,笑著上前。
李恪笑道:“母親病危,父皇讓我來長安侍奉。”
房遺愛臉露憂色。
李恪毫不以為意的搖著手道:“不必在意,沒有什麼大事,當時情況挺嚴重的。但我來長安之後,已經康復了,要不然我也笑不出來……再過幾天,就要走了,怎麼著也要跟俊哥兒喝上幾杯……”
李恪所在的封地離長安最快也要大半個月的路程,這大半個月足以讓重病患者康復了。
房遺愛拍著胸口道:“這是自然,來長安不找我房遺愛,那算什麼朋友,走,迎賓樓,我請客……”
迎賓樓雅間。
房遺愛、李恪面對面的就坐,各類美食整齊的列在桌上。
李恪給房遺愛滿上了一杯道:“借花獻佛,祝賀俊哥兒升任右威衛將軍……一別年餘,想不到俊哥兒的官是越做越大了。”
房遺愛也是一臉歡愉,這功成名就,誰又不希望能夠得到好友的祝賀,笑著將杯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