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而且溪底已經沒有水,只有溼軟的土,我就趕快把他的馬拉住,並且把他拉起來再騎上馬。經過這件事以後,我發現這些馬根本不配作為軍馬,而且那些騎馬的人對馬也毫無調教,連棒槌都怕,到了戰場上聽到炮彈聲音怎麼辦?這件事讓我覺得很感慨,國軍的第一師算是最好的了,對於馬術的訓練竟如此糟糕,真是“軍官無騎術,軍馬無調教”。後來我當了營長之後,胡長官送我一匹馬,這匹馬剛送來時也不好,不過,經過我調教之後相當出色。
從歷史來看,唐朝在開國時民間有七十萬匹馬,馬政辦得非常好,所以國家強盛。到宋時,也只有中高階軍官有馬騎。當時我有一個感覺,中國部隊實在是不行,一般將領沒有機動作戰的觀念,完全是純步兵的思想,營長的馬也不過是代步而已。兩條腿走的部隊,需要四條腿的馬去搜尋,因為馬隊可以越野,搜尋後可以即時告訴步兵前面的狀況。後來變成兩條腿打仗的部隊由兩條腿的搜尋隊去搜尋,又沒有完整通訊工具,怎麼來得及回來報告呢?所以在軍制上是錯誤的。
(三)上尉連長
1。基礎教育
國軍裡面的兵大部分都是文盲,不過他們的國家信念以及對領袖的忠誠度是無庸置疑的。軍官的程度稍微好一點,不過有些從行伍升上來的軍官,也不認得幾個字。我到了部隊之後就開始訓練士兵,除了開設識字班之外,我還教他們如何畫圖。學寫字不難,但是要訓練成能寫報告,則不太容易,而且也費時太久,不過每個人都會畫畫,所以我除了教他們識字之外,還教他們畫要圖。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先教他們畫地形,然後教他們畫一些符號,這些符號是各種武器、訊息的代號,如T代表時間,T+2就是二枝香的時間,在要圖上先用三角形畫出自己的所在地,如果發現敵人的武器所在,就畫上該武器的符號,再註明距離,一個報告很快就完成了。如果以寫文章的方式,不僅費時,而且也繁雜難懂。我一次派兩人出去,一個人留在原地觀察,另一個人將要圖送回,就這樣展開了部隊的訓練與實際應用,不識字計程車兵照樣可以寫報告。如此一來,戰力自然加強。我試驗成功之後,才向師長報告,後來全師展開同樣的訓練。
一般說來,軍校幹部比較會說話,但是論起實幹,還是行伍出身的人比較好。我從來不會驕傲,所以與行伍出身的人相處得很好。軍校的人與我講理論講不過我,行伍出身的人講動作講不過我,我領導他們,讓他們心服口服。
2。野戰訓練
我去第一師報到後,就發現該部隊的部隊教育與訓練的計劃雖然也有各個教練、班教練、排教練、連教練與營教練的課程,但是完全不切實際。我就請求師長讓我有機會自己實施部隊訓練的進度,等到要進行營教練時,我一定趕上進度,參加營演習。師長說:“我們也正想知道你在德國所學的部隊訓練的方法。”我跟師長說:“我們的各個教練所花費的時間太多,因為我們都認為我們計程車兵都不夠聰明;而德國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他們一開始訓練就是班教練,各個教練則在班教練裡實施,讓每個士兵在一開始就瞭解自己是團隊裡的一員。我們從各個教練開始著手,士兵們始終以自己為一個單位,做得再準確,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團體。如果再把團隊集合在一起,基本想法就不相同,所以要從班教練裡面來完成各個教練,然後在排教練裡完成班級教練,使士兵瞭解在實施各個教練時自己在全班的位置及功能,也知道如何與鄰兵聯絡。”這個顯著的改進給了國軍一個很大的啟示,可惜他們沒有普遍的注意。不過至少師長注意到了,我們第三團都改成如此的方式。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陸軍第一師(3)
過去各個教練還教分解動作,我則教導他們連貫動作,並讓他們清楚每一個動作的目的,士兵們對這種方式大感興趣。另一方面,我在平時又帶動一些遊戲,讓部隊既活潑又有紀律,這些遊戲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花式操槍。因為一天之內能夠教授的東西不多,如果反覆進行,容易令士兵感到乏味,所以我就教他們花式操槍。花式操槍原來是英國安妮女王訓練衛隊時所使用的方法(Queen Ann's Drill),我再把它加以改良,加入更多的花式動作,適合於國軍軍事訓練,從一班到一個排,最後到全連。後來第一次表演時,大家都稱讚有加,士兵也很快樂。平時我們在部隊裡嘻嘻哈哈、開開心心的,沒有人一天到晚繃著一張臉。原本我所帶領的那一連實在是最笨的,但是到後來,他們靈活得不得了,戰術教練更是不在話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