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2/4 頁)
部隊迅速出擊,把印度境內達賴組織的成員全部抓獲交給了中國政府。
而中國政府也如約坐到了談判席上,雙方就有爭議地區的土地再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現在的中國可不是當年的中國了,就這個土地問題中國堅決存步不讓,因為那裡可是有著秘密的,一點都不能讓,雖然裡面的東西都弄出來了,但是現在讓了就相當於把這個秘密公佈給了全世界,所以這個問題是堅決不能讓的,但是印度政府卻想在談判桌上要點籌碼,甚至想回到戰爭以前的水平線上,但是事實證明,在戰爭中無法得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更加不可能。
對於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有些驚訝,因為這和中國近幾年的處事風格完全不同,現在的中國不在是當年的中國,也不可能在做出任何讓步。在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雙方勸說和周旋下,雙方對於這個問題都不肯讓步,最後只得宣佈談判破裂,都紛紛表示在談判桌上無法得到的東西,在戰爭中得到。不過雙方都做出表示,不會擴大戰爭。
其他國家雖然無法看到兩個國家停下來,但是至少保證不擴大戰爭,只要不擴大戰爭,大家才懶的管你兩個國家到底打成什麼樣子呢。不過雖然談判破裂了,但是中國的軍隊依舊沒有再繼續前進,只是在當前的佔領線上開始佈置防線,並且國內的幾大軍團紛紛開赴中國和印度戰場。隨著奧運會的結束,中國和印度的戰爭也陷入了一個古怪的模式,首先,印度政府不斷的從各地開始調軍隊前往前線,攻擊中國的防線,而中國則是不斷的調軍團開始防守,而且不斷的各個軍團輪換換防。
這樣的局面讓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面面相噓,感覺不是在打仗,就像是在演習一般,不過這個演習是有代價的,事實上印度方面絲毫不想進行這樣的演習,因為戰爭是要死人的,雖然雙方都沒有相互進攻,但是印度方面可是想收回失去的土地,所以進攻力度和強度也很大,但是中國擺明了死守,雙方每天消耗的彈藥簡直不是一個少數,而印度憑什麼和中國比戰爭潛力?
第七十一章 印度之局(二)
第七十一章印度之局(二)
如果說印度唯一能和中國比的,估計就是他們國家的人口,還有他們國家的武器的先程序度了吧?確實印度的武器是很先進,有些地方甚至比中國都先進很多,例如F22和中國的殲十一,F22是比中國的殲十一先進,但是即使先進,中國的殲十一是獨立開發的,而印度的F22呢?中國損失一架戰鬥機可以很快從生產線上再造一架出來,但是印度呢?所以這場戰爭的結局即使現在沒有結束,明眼人已經完全看出來了,中國只有西藏四川等幾個靠近戰場的省進入了戰時編制。
而印度則是全國都進入了戰時體制,但是即使如此,他們的彈藥消耗等等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的物資已經跟不上了,如果不是因為中國沒有打進他們領土深粗處,只是保持著現在的防線的話,估計這會印度的半數領土已經到了中國的手裡面了,但是正是因為中國沒有打進去印度的想法,而這一點不僅僅是全世界的軍事專家看出來了,全世界的普通人都看出來,正所謂持重而廉者多得,輕易而貪者多喪。
因為中國現在所控制的區域完全是雙方有爭議的戰場,而不再向前前進一步,因此印度計程車兵沒有多大的戰鬥力,因為中國人並沒有進入他們的領土,軍人的戰鬥力不是靠武器,不是靠裝備有多麼多麼的精良,武器多麼多麼的先進,而是靠那執著的信念,只有有著執著的信念,不怕犧牲的精神,這樣的軍隊才是鐵血雄師,而現在印度的軍隊以上的任何一點都沒有,再加上現在世界和平了太久,太多的軍人沒有見到過鮮血,印度計程車兵根本沒有絲毫鬥志。
即使印度的軍官想找藉口激發這些軍人的鬥志都找不到?說人家打進了自己的國家?不,人家沒有,人家所控制的只是雙方有爭議的地區,而再沒有進一步,而印度並不像日本和韓國那樣,國內的人什麼都不知道,大部分士兵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發生的事情都明白,所以知道這塊爭議的土地嚴格的來說,確實是屬於中國的,既然是人家國家的,那麼現在人家拿回去也沒什麼不是?還有就是,每天印度軍隊的大量傷亡,讓這些士兵沒有了鬥志。
先不說那些鮮血刺激,最重要的是這次他們師出無名,加上傷亡,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白白死掉吧?即使軍人也不例外,誰都不願意自己白白犧牲吧?這些原因可以說是決定了印度必輸的結局。九月十一號,這一天,是奧運會閉幕的一天,因為戰爭的原因,這次奧運會雖然沒有受到戰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