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阿拉伯國家無法戰勝以色列,巴勒斯坦更沒有這個可能。儘管如此,他們仍然繼續同以色列國進行鬥爭,特別是進行恐怖爆炸行動。1959年,亞希爾·阿拉法特試圖把很多巴勒斯坦地下戰士收集到“法塔赫”中來;於1964年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PLO,即巴解組織),1969年,阿拉法特成了這個組織的主席。巴解組織想透過暗殺、爆炸和劫持飛機等方法引起世界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並強迫西方按照他們的意志解決巴以衝突問題。
到了七十年代,緩和政策階段取代了冷戰以後,兩個超級大國都敦促他們在中東各自的盟友走向談判桌。1977年,埃及總統薩達特前往以色列進行談判,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當時達成了一項和平協議,以色列許諾,把1967年佔領的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但這個協議沒有給巴勒斯坦帶來任何好處;戰鬥繼續下去。
當以色列在被佔領的地區開始修建猶太居民點時,形勢立即又緊張了起來。1987年,巴解組織號召進行“INTIFADA”— 原文的意思是“甩掉”和“起義”— 這就意味著進行公開的反抗。甚至連兒童、青年和婦女都開始攻擊以色列的軍人和平民。INTIFADA運動發展迅速,它向全世界表明,在普遍的緩和形勢下,巴勒斯坦的處境沒有任何變化。
美國加強了促進談判的攻勢,因為一些石油儲量豐富的阿拉伯國家已經向西方工業國家威脅要停止原油的供應。於是一系列協議得以簽定,其中包括同巴勒斯坦,巴這時首次承認了以色列的生存權利。他們不再企圖取代以色列,而是願意和以色列並存。而以色列則接受巴解組織為巴勒斯坦的政治代表,並同意它在被佔領地區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機構。但這些取得的進步,卻被雙方後來的言論和行動一再推翻。特別是阿拉法特無法制止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的恐怖行動。以色列甚至斷言,說阿拉法特根本就不願意制止,因而用更大的報復行動作為對恐怖行動的回答。
中東衝突,看起來雖然只涉及兩個民族在世界上一個較小的地區的生存權利,但卻具有世界政治意義,因為這個衝突已經導致那裡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和西方世界的離異。其實,伊斯蘭國家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集團:比如伊朗,自從阿雅圖拉·霍梅尼發動革命於1979年推翻了親西方的國王以來,它變成了一個極端的伊斯蘭國家。由獨裁的薩達姆·侯塞因統治的伊拉克,為了防止霍梅尼的思想影響伊拉克,同伊朗進行了戰爭。它還進攻了鄰國科威特,只是在美國1991年干預所謂的“海灣戰爭”後,戰爭才得以結束 — 在這裡,是一個西方國家幫助了一個阿拉伯國家。儘管如此:幾乎對所有阿拉伯國家來說,以巴衝突都是一塊試金石,考驗著整個西方對阿拉伯世界的態度。單方面支援以色列,就會被看作是對所有阿拉伯人的敵視行動;甚至會被看成是老殖民主義的利益在作怪。這種看問題的角度,甚至會導致出現一種觀點,認為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和西方已經處於戰爭狀態。狂熱的伊斯蘭恐怖組織,就以這樣的觀念教育它們的成員,2001年9月11日,他們對紐約世貿大廈的襲擊行動,使西方一直處於恐懼之中。因此 — 不僅為了阿拉伯的石油 — 整個世界都必須關注中東問題的解決。
東方集團的解體
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和歐洲各國,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紛紛起來反對越南戰爭。但他們的抗議還包括更多的含義。他們所根本反對的是父輩的政治,反對業已僵化的社會結構,以及一個經濟利益決定一切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很多年輕人開始同情第三世界的解放運動。主張本國的民主應該更有生氣和更貼近基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第一任社會民主黨的聯邦總理維利·勃蘭特(1913…1992),迎合了這種氣氛,並在執政宣告中許諾更多的民主。
這種覺醒的氣氛,並未停止於鐵幕的一邊。1968年春,捷克出現了改革運動,也觸及到了共產黨。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當選黨首,宣佈了新的目標:民主化和自由化。“一個具有人道面貌的社會主義”將誕生。世界上很多人都對這個“布拉格之春”充滿了希望,期望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出現“第三條道路”。但其他東方集團國家的當權者卻恰恰想制止這種狀況出現;他們擔心布拉格之春是個“自由細菌”,因為他們也相信多米諾理論。1968年8月20日,華沙條約國的部隊開進捷克,結束了這場實驗,再次安插了親莫斯科的領導機構。但“自由細菌”卻不顧坦克和鐵絲網而繼續蔓延。
在這場運動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