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都認為,如果新的發動機能夠順利研製成功的話,那麼在製造方面的難度不是很大。而整個設計時間大概需要一年,甚至兩年。”
“要這麼久的時間?”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海雕’的設計才半年時間而已,這新轟炸機要兩年?”
“‘海雕’實際上是原來的老實轟炸機的基礎上設計的。”羅雲衝笑了起來,“早在戰爭爆發前幾年,當時廖漢翔將軍還沒有到海軍來的時候,就向幾個飛機廠提出了生產重型轟炸機的技術要求,哈飛就是主要的驚標者,他們拿出了一套方案出來,是當時最有可能勝出的。結果……你也知道,後來的事情了。所以這種轟炸機在當時難產了,製造的第一批十多架原型機全都被銷燬。這簡直就是最大的浪費!如果不走這條彎路的話,說不定現在日本已經投降了。”
談仁皓嘆了口氣,他也知道,衛伯瑜是那種堅定的戰術轟炸機支持者,而這也迎合了當時陸軍,特別是占主導地位的陸軍騎兵部隊的胃口,因此才得以超過廖漢翔,成為陸航司令官。而廖漢翔也才因此脫離了陸航,來到了海軍。
“其實,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發動機。”羅雲衝猛的灌了一口啤酒,“沈飛是主要負責提供發動機的,哈飛的發動機生產線都是從沈飛引進地。現在,新的‘風17’發動機專案已經上馬了,設計指標是在4000米高度上達到3200馬力,可技術難度很大,也許兩三年內都難以研製成功。如果換用‘風16’的話,那麼就必須要降低技術要求。”
“‘風16’?”談仁皓已經很久沒有過問技術方面的事情了。
“對。新的發動機。預計輸出功率能夠達到2800馬力,至少也有2400馬力。”羅雲衝笑了起來,“沈飛現在就重點在攻關‘風16’。如果在明年年底前研製成功的話。那麼海軍有可能在後年中期之前來第三次大換裝。四種以此發動機為基礎的戰術飛機都已經立項了,大概在明年就正式開始研製。不說別的,沈飛的發動機技術確實是一流的。這次去沈飛,聽李志陽說,成飛,西飛,還有新成立地南飛(南昌飛機制造廠)都派了人員去沈飛,準備先引進‘風14’,也就是‘禿鷲’戰鬥機使用地發動機,然後與沈飛一同開發‘風16’。不過。聽說陸軍方面對‘風16’並不是很感興趣。”
“為什麼?陸航有更好的發動機?”在羅雲衝面前,談仁皓就像是個剛入門的航空愛好者一樣。
“因為陸軍不太喜歡風冷發動機,更重視V型水冷發動機。”羅雲衝也知道,談仁皓精通地是戰術,而不是技術。“海軍是沒有辦法,所以才儘量用風冷發動機的,畢竟在大海上作戰,淡水本來就很寶貴,如果再用水冷發動機的話。那每艘航母都得多帶幾百噸的淡水,專門供戰機使用,如果沒有了淡水,那航母上的戰機不全都趴窩了?而陸航方面實際上不存在這個問題,至少在絕大部分戰場上,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而採用V型發動機的戰鬥機在氣動佈局方面要比星型風冷發動機更好一些。所以,陸航一直堅持要用水冷發動機。聽說,成飛正在攻關他們的V型發動機,如果能夠順利拿出來的話,那麼陸航肯定會以此為基礎,研製新的戰鬥機,而放棄使用沈飛地風冷發動機。當然,這其中還有陸海兩軍之間的門戶之見,內部鬥爭等等原因。”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看樣子,陸航是要抱定走自己的路了。
“我還聽說,陸航方面實際上也在秘密搞自己的重型轟炸機。”
談仁皓微微一驚,說道:“當年薛希嶽首相不是讓陸航先全力配合我們嗎?”
“你認為衛伯瑜會放棄發展轟炸機的機會,就算他不懂戰略轟炸,那他也知道,絕不能讓海軍掌握戰略轟炸的能力,至少不能讓海軍擁有唯一的戰略轟炸機。”羅雲衝冷笑了起來,“衛伯瑜那人小肚雞腸,就是在‘海雕’的基本設計完成的時候,他就讓西飛在秘密研製陸航地重型轟炸機,由成飛負責提供發動機。搞了半年多,西飛還真拿出了完善的設計方案出來,大概在明年年初開始製造第一架原型機。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肯定會在明年中期完成試飛,然後投入生產。到時候,陸航就將單獨負責對俄羅斯的遠端轟炸。”
談仁皓咬了咬牙,顯然,這是陸航與海航搶資源的行為。以現在帝國的情況,在“海雕”成熟之前,肯定無法支援第二種大型轟炸機的製造工作,不說別的,帝國的鋁產業就無法完全滿足要求。如果陸航的戰略轟炸機順利上馬的話,那麼結果就是,海航的戰略轟炸機規模不得不縮小。衛伯瑜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在這個時候胡鬧,讓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