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宇宙、最高力量,就像我們的潛意識一樣,聽不到“不要”“不能”“不會”這種負面的詞句。所以當你說“我不要生病“的時候,源頭的力量聽到的是”生病“這兩個字,所以發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平常我們所思所想,也都要用正面的表達。這個原則也可以運用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與其告訴對方”你不要“”我不希望你“,不如用正面的鼓勵方式,尤其是和孩子說話的時候,這點特別重要。
2、 要實際而且清晰:你要求的東西要具體、清楚,同時列出你想要的人事物的原因,好讓宇宙知道其實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例如:我希望有錢 VS 我希望__歲以前能有___的銭,因為我希望享受財務自由所帶來的輕鬆愉快。
這一點其實是在做兩件事。
第一就是:理清你自己的願望:你到底要什麼?知道自己背後的動機,能夠幫助你集中意念,讓念力、願力更為集中。
第二件事是:當你說出你最終想要的狀態(比如有個知心伴侶愉快地共度此生,而不是我非要嫁給某人),宇宙就知道你要的不是那個人,而是最終的美滿婚姻。到底誰是可以給你美滿幸福婚姻的人?宇宙可比你清楚多了。所以,當我們說出了最終的狀態時,我們就不會為難宇宙,而它也會為我們帶來真正能夠服務我們的、讓我們幸福的事物。
3、 聚焦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別人身上:你要負責,不是讓別人負責。
例如:我希望我老公愛我 VS 我希望和我老公有個和諧的關係。
我特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很多人以為心想事成可以用來操控別人:讓花心的老公回心轉意,讓不聽話的孩子變乖,讓老闆脾氣變好。這是一個錯誤的幻想。心想事成的原理是吸引力定律,是你本身散發出來的頻率在吸引人事物來到你的生命當中。如果我們發願、祈求、觀想,都是在要求別人做出改變,這是不切實際的。會相信心想事成,並且願意實行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外在的世界是我們內在的投射,外面沒有別人(參考我的第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的夢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否符合以上三個原則?)
第二步:列出在你的“內心”,可能會有什麼因素、信念、想法、模式等,讓你的夢想不會實現。
有的時候,阻止我們夢想成真的因素,可能是我們埋藏很深的一個信念,所以,在這裡,我建議讀者先去看看我接下來舉出的五個案例,對照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限制性的信念。這個過程,有的時候會像剝洋蔥一樣地一層一層地,一邊流淚一邊深入,最後才看見關鍵點在那裡。
你所寫的句子應該是這樣的:
我的夢想如果不能實現,那是因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
* 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好運!……》因為我不配得!
* 我老是失敗,做不好事情……》因為我就是一個很差勁的人
* 我覺得我不會找到好物件……》因為我對親密關係有恐懼感。
* 我覺得我就是與金錢無緣……》因為我對金錢有錯誤負面的觀念。
記住,同樣地,不要把原因放在“外在”。外在的人事物都是我們內在的反映和投射,這個步驟是在尋找阻礙你夢想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這些信念和模式是在你的內在,不在外面。這是一種“瀉”的功夫,所以箭頭要向內尋找標靶,而不是在外面尋找。找到了之後,就把它轉化成正面的信念。會阻礙你成就這個夢想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可能不止一個,你可以把它們都寫下來。在每天的例行功課中,我們會幫助你把與這些信念相反的正面信念建構到你的潛意識當中。
心想事成三十天實踐計劃(2)
請列出可能阻礙你夢想實現的內在因素
1、我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信念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信念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