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1/4 頁)
,恐怕就連皇上也不會輕易相信他的說辭的。所以下官以為,這次我們用來上報呈奏的還是選這袁崇煥的奏報比較妥當。”
崔呈秀聞言不禁皺了下眉,他也知道此事的確有些為難,便也不再堅持了。而這時顧秉謙也說道:“魏大人此言甚是,我們此時不能再因為他高第是由公公舉薦的便自讓他矇混過關了,在此次戰鬥中他實在是太也不堪,大大地丟了公公的面子。反倒是那個唐楓,在這袁崇煥的奏報中顯得很是了得,若沒有他在寧遠城中的指揮與安排,想破女真二十萬大軍也沒有這麼容易。所以下官也以為當採信袁崇煥的奏報。”
那些官員見到他們兩個大人都是這樣的看法,立刻就都看風駛舵地改變了自己剛才的看法,紛紛建議魏忠賢將袁崇煥的奏報作為依據。崔呈秀此時也知道自己有些考慮不周了,但是對唐楓的顧忌使他雖然知道唐楓生死不明還是說道:“公公,話雖然這麼說了,但尚有一事我們是要考慮的,那就是如果照袁崇煥所言的那樣上奏的話,高第這個遼東經略的位置可就無法再坐下去了,我們又從哪裡去尋一個取代他的人來呢?”
這話才點到了重點上,眾人一下子就靜了下來,閹黨眾人可還是清晰地記得就在半年前的那兩次尋找適合的經略人選的事的,如果高第真的無法再任此職,恐怕他們又要為此而頭疼了。崔呈秀見在座的人被自己的話說動了,便更進一步說道:“而且各位莫要忘了,這個袁崇煥可是孫承宗一手提拔起來的。若是高第有罪,而他卻立了功的話,就是表明他孫承宗更適宜做這遼東經略,到時候皇上說不定會再次起用孫承宗為遼東經略,那樣我們之前想盡辦法將他從這位置上趕下來的氣力可就都白費了。而袁崇煥所著意提到的唐楓卻是帶了人馬追擊金軍不知生死,他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還不如繼續讓那高第做這遼東經略呢。”
“這……”說實話,魏忠賢適才已經被魏廣微他們的說辭給打動了,但現在一聽崔呈秀的話後,卻又有了猶豫,他的確不甘心就這樣讓孫承宗再次上位,那對他們來說是很不利的。而那唐楓原來就因為月前之事讓他在心裡存了一點猜疑,現在更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他而使自己頭疼的道理。可是顧秉謙的話卻讓他又不得不重新考慮:“公公,此一時彼一時也。半年前的情形與現在的情形已經完全不同了,現在我們根本不必擔心這遼東的十多萬大軍究竟是不是在我們的人控制之中了。”
“此話何解?”見他如此自信地說出這話來,魏忠賢便來了興趣,忙問道。
“半年前,我們才剛將東林黨剷除,朝中尚有不少與我們為敵之人,一旦讓他們與邊關的將領勾結的話對我們便很是不利。可是如今,公公上得皇上的寵幸,下得百官的擁護,朝廷上下都是我們的人,怎可與半年前同日而語呢?現在若有邊關將領想要有什麼不軌的企圖,那就是真的造反作亂了,朝中百官都不會同意他們這麼做的。而且經此事後我也看到了一點極為關鍵的,那就是無論遼東有多少兵馬,卻還是受制於朝廷的錢糧調撥的,若是他們不肯聽命行事,只要我們不發軍餉,那些守邊的軍士就會替我們將那個將領除去的。所以無論是什麼人坐上遼東經略的位置,到了今時今日我們都已經不必放在心上了。”
“不錯,不錯!咱家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層呢?”魏忠賢立刻笑著連連點頭,顯然是已經被顧秉謙的說辭給打動了。顧秉謙的話卻還沒有說完,在喝了口茶後,他又繼續道:“而且那袁崇煥的奏報中可是有上百名將領共同署名的,足可見他們對此事的看重。而那高第經此事後必不見容於遼東眾將士,我們根本無需再去保這麼一個無能而又無用的人了。再有就是袁崇煥奏章中所提到的唐楓,各位不要忘了,他也是我們舉薦去的遼東,他能立下如此大功勞,也是我們重用他的緣故,所以採信這道表章,對我們也不是全無好處!雖然他現在生死不明,但是若他並未死而回來的話,在得知此事之後必會心存感激,從而死心踏地地為公公辦事。即便他真的死在了戰場上,我們也可借他來向天下士子做一個表率,表明當今朝廷是不會虧待那些有功之人的。所以下官以為,採信袁崇煥的奏章比之高第的對我們更為有利!”
“好!咱家已經決定了,就將袁崇煥的奏報呈奏上去,公之於天下,只是這個高第咱家又該怎麼對付他呢?難道將他鎖拿回京嗎?”魏忠賢有些為難地問道。
“這個高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是將他革職也是輕的。不過他卻還有一定的用處,那就是讓遼東的軍士歸心。只要公公重懲此人,遼東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