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國還是很困難的,但是想讓遼東慢慢地重新回到明廷之手還不是很困難的。畢竟金人所佔著的遼東一些城池中並沒有駐守多少人馬,若是明軍步步為營地上前的話,只有放棄這一條路了。
眼看著情況如自己預料的一般發展,孫承宗也是老懷大慰,他覺著收復遼東全境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或許再過上兩到三年,金人就會徹底被趕回老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終於還是有人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改變了這一切。
改變這一切是一名總兵官,名叫馬世龍。他是孫承宗從寧夏衛中提拔上來的一名智勇雙全的將領。不過他也有著自己的缺點,那就是太想取得一場大勝來報答孫承宗的知遇之恩。孫承宗也明白他的想法,總是勸他說機會總會有的。
而之後不久,機會果然就出現了,錦州空虛,馬世龍便領了孫承宗的將令,帶兵攻打錦州。此時的錦州基本沒有多少金兵,所以輕而易舉地就被他取了下來,這讓他更是心生驕縱,認為金人也不過如此,只要大膽用兵的話,將他們趕回老家也不過是揮手間的事情。
當然,他的這個思想是不敢在孫大帥面前表露出來的,而當他看到孫承宗居然否定了其他將領們再下一城的提議時,心裡已經決定自己要立下更大的功勞了。
孫承宗將錦州佈置妥當之後,就將它的防禦任務交給了馬世龍,當然離開之時也是幾番告戒他,不可隨便出兵,以守為上。對此,馬世龍雖然在口中答應了,但心裡卻大不以為然。不過他終究不是一個只知道一味逞強的莽夫,在想要攻打其他城池的時候還是派出了不少斥候細作去北邊查探的。
這一下還真讓他得到了不少的有利訊息,先是有金人已萌生退意的訊息傳來,而後不久,更是有人帶回了一個名叫劉伯鏹的人。據他所說,自己乃是明人,是在之前的戰鬥中被人所擄。看他的模樣,以及說話的口音,馬世龍很快就確定他說的乃是實情。同時,他也相信了對方所說的一些金人的情況,說是在耀州那裡有著數千的金兵,不過因為那裡久不經戰事,所以兵馬都很是放鬆,正是一舉將之取下的大好機會。
正愁無法立下大功的馬世龍一聽這話,心裡就有了主意。雖然錦州城是被自己帶兵拿下的,但是當時守城的不過千餘人,根本算不得什麼大功,但那耀州的情況可不同了,七八千人的金兵要是都殺了的話,就是一件能夠讓朝廷下旨獎賞的大功啊。而且他認定有劉伯鏹這個對耀州的情況瞭如指掌的人在旁協作,那一切更是手到擒來。
因為怕孫承宗不準自己出兵,馬世龍就沒有向他稟報,而是擅自調動了鎮守錦州城的人馬,足有七千餘眾,殺向了耀州。可是讓他和孫承宗始料不及的事情就在來到耀州城下的時候發生了,那裡的金兵居然早就有了準備。
在他們連夜趕到耀州城下,還沒來得及發起突襲的時候,突然城裡就是鼓聲大作,然後無數的火把就上了城頭,看到火光沖天,鼓聲不息的景況,馬世龍就知道自己中了金人的計了,忙想帶兵往回跑。
就當明軍大驚失措,想要撤軍的時候,通往耀州的官道兩邊出現了數千的金人伏兵。原來城中敲鼓打火把擾亂明軍心神的並不是金人的軍隊而是城中的百姓,而真正的守城金兵早已經埋伏在了明軍的退路兩邊,他們是早張好了口袋等著明軍往裡鑽。
見到這一切,明軍頓時就沒了戀戰之心,只知道一味地往後逃跑,而七千明軍就在不過三千金人的追殺之下喪了足有五千多人。馬世龍在最是精銳的關寧鐵騎的護衛下,一下奔了有數十里路才逃過了被殺的命運,不過他麾下的幾員善戰的副將卻在此戰中全部喪生。而原來守錦州的一萬大軍也折了近半。
捅了這麼大的簍子,馬世龍自然不敢有所隱瞞,就將之上報了剛回山海關不久的孫承宗。孫承宗一聽既怒又痛心,只得親自帶人去了錦州,在重責了馬世龍之後,又重新佈置了錦州的防禦,以防金人趁機來犯。不過好在金軍現在也有些懼了明軍的火器,所以倒沒有趁機來犯,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不過事情並沒有因此而了結,也不知道是什麼人透露的訊息,耀州失利的事情就傳回了京城。而這也就給了閹黨一個攻擊孫承宗的機會,他們才不管以前孫大人立過多少功呢,吃了敗仗自然要受到懲處。於是科道的言官們就把一切過錯都推到了孫承宗的身上,認為就是他的失職,才會致使數千人馬命喪敵手。
而天啟皇帝也架不住那些如雪花般遞進宮來的彈章,以及魏忠賢的不斷誣陷,終於下了聖旨,讓孫承宗回京,交代這一切。受此打擊的孫承宗已經沒了再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