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2 頁)
有些敏感的讀者,然則這不是作者之本意。
下圖裡面,實線部分表示我想象中歷史之形成。它也是人類不斷向前推進所留卞來的紀錄。為簡明起見,我們以三個較大的段落代表當中無數短程的進展。我們的路程連亙不斷,朝以繼夕,有如印度思想家所謂“羯磨”(或因果報應,karma)或如西方神學家所謂“定命”(predestination)。即從一個讀史者的眼光看來,我們的自由,無論如何也只能始自我們祖先撒手的地點。自此向空伸出的箭頭表示我們理想主義之傾向。道德也在這時候成為一種有力量的因素。大凡人類全體性的動作既有群眾運動之參與,必帶犧牲自我的決心,也包含著公平合理的性格。可是和這種傾向作對的有向心的力量,以較短的箭頭表示。後者或稱為“原罪”,或者如宋儒所提的“人慾”。弧線上的歷史程序總是以上兩種力量之總和,也就是陰與陽之合力。
歷史之總意義,也如這圖所示,在其整個的美感。人類整部歷史不過約10000年,在宇宙的生命裡不過是極為短促的一部分。而我們所能理解的宇宙生命尚且可能是更大事物當中的又一小部分。如康德所說,“事物自身”(things in themselves或noumena)非人力可得而知。在弧線的前後,我以虛線畫出,此不過根據人類歷史,推想其來蹤去跡。如此看來,實線的真實性也靠虛線之陪襯而得,並且也只有相對的意義。
人類歷史之大塊文章,以長遠的距離視之,屬於神學領域。作者的經驗識量有限,只好像鸚鵡學舌一樣將大哲學家康德提出作為交代。除此之外我不能將我個人有限度的觀測去推論無可知之數。同時,歷史家的眼光總是以回顧為主,在廣大空間劃出幾條短線,並無預言的意義。
現在有不少教科書作者在敘述西方事物時,乘空插入一兩段有關中國瑣碎之事而稱之為世界史。在我看來,人類1/4的生活歷程不容如是草率處理,尤其在我們已臨到一個緊要關頭之時。所以我提出中國歷史的全部歷程,注重它內部的節奏和特性,然後才提到它與現代西方衝突與接觸的全部經過。這樣的安排也確能使我們觀察世事時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眼光。以前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全不合情理之處即可因此冰釋。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地理環境在歷史上的重要,而人類長期忍耐力之偉大也因之而顯然。各人對以上的反應不同,可是能將一個古老國家的維新以及她重新振作的態勢筆之於書,作者已有一股愉快的感覺,並且希望讀者有此同感。
全書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