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既壽永昌”。此正是自秦嬴政以來,名揚天下的傳國玉璽,迭經離亂,在李世民當政時,開創貞觀盛世,天下歸心,才由隋煬帝的蕭皇后攜子懷玉而歸。連老老皇帝高祖李淵都沒有福氣摸一摸。
李治把傳國玉璽拿在手裡,左看右看,玩味不已。長孫無忌見狀,叩手奏道:“請皇上行璽。”
李治這才醒悟過來,慌忙把玉璽對了對上下正反,印盒裡飽蘸紅墨,在聖旨上蓋上了第一枚大印。然後,指令褚遂良宣旨。褚遂良跪地拜接聖旨,然後面對文武百官、諸王,朗聲宣讀: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中時,先文武聖皇帝太宗因病不幸崩逝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三歲。朕奉大行,即皇帝位於柩前。特大赦天下,賜之武官勳一轉,民八十歲以上粟帛,給復雍州及比歲供軍所一年。太宗大行皇帝聖柩定於壬申日發葬,所有百官軍民等服喪服二十七日,停止娛樂婚嫁。大行皇帝太宗諡曰文,葬於昭陵,謹奉太廟,位列祖宗。故茲詔示,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國有常憲,寧不知具,宜令准此。
褚遂良唸完聖旨,群臣諸王再次伏地磕頭。
李世民死後,停殯於宮中二十二天。小斂、大斂等宮中治喪活動結束後,梓宮被髮引出宮,送往墓地。在那裡,李世民終於得到安息,加入了祖宗之列。
從皇宮往北走,過了通天坊、金波橋,有一座龐大的寺廟,它就是皇家專用寺廟——感業寺。感業寺周圍綠水環繞,花木繁茂,蒼松翠竹比比皆是,是京城中最幽靜的地方。
太宗李世民備極哀崇的喪禮儀式結束後,後宮裡未生子女的嬪妃們,不論老的小的,一律循例被打發進感業寺。感業寺裡立即美女如雲,人滿為患,計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諸夫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緩、充儀、充容、充媛諸女嬪;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為八十一御妻。以及原來年老色衰,已被除冊的,總計有二百人之多。剃度在昇平殿舉行,三個剃度師已經進行了兩天,還沒剃度完,先皇李世民的妃嬪們柔美的頭髮,已被裝了整整三大籮筐,昇平殿內殿外,一片哭泣聲。
武則天因品級低,還沒有輪到剃度。此刻,她坐在禪舍裡,等待著那個時刻的到來。她趴在一個繡著鴛鴦的枕頭上,燙臉的熱淚不知溼了這枕頭多少回了。這是她偷偷從宮中帶來的枕頭,她曾枕在這個枕頭上睡了十二個春秋,這個枕頭,記錄了她多少天真的美夢、多少希望和痛苦啊!好幾天,她目睹了那些貴為三品、二品的先皇妃嬪們,出去時一頭秀髮,回來時禿頭如瓢。攬鏡自照無不痛哭失聲,但哭泣又能減輕多少痛楚和哀愁。昔日為了爭寵,為了品級的提升,個個費盡心機,爭相打扮,傾軋對手,如今,太宗崩逝,竟一個個當成無用的包袱,被掃地出宮。
那個一口一個“武姐姐”,叫聲香甜的李治,難道早已忘了親口許下的盟誓?忘了她曾給予的刻骨的歡樂?出宮前,她幾天睡不好覺,盼望他派人來。可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直到她和大隊妃嬪被禁衛軍解送到感業寺。她曾狠狠地詛咒過他,接著又原諒了他。也許新皇帝登基要做的事多,也許在剛即大位,要在天下人跟前做出表率,沒膽量改變成例,留下她這個先皇的才人。她在心裡,不斷地勸慰自己,他不會忘記當初的誓言,一有機會,頂多過了先皇的週年忌日,他就會把自己接回去,重新封自己更加高貴的稱號。
這時,禪舍的門被人敲響了,武則天心裡一驚,幾個月來,她從盼望有人敲門,到現在害怕敲門聲,但這一時刻終於到來了。她穿上鞋,過去開啟了門。
“武才人,輪到你剃度了,速去昇平殿。”一個老尼站在門口冷漠地說。
武則天此時的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鹹什麼都上來了,說不出心裡的滋味。停了一會兒,在老尼眼光的催促下,才用巾帕擦擦眼圈,向昇平殿走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腳又像是踩在棉上似的,軟耷耷的,彷彿是走在受刑的路上……昇平殿裡供養著文殊菩薩,他端坐在巨大的蓮花寶座上,似笑不笑,法像尊嚴,武則天坐在剃度椅上,望著他,充滿了複雜的感情,就像對李治的感情,充滿怨恨和期待。大慈大悲的菩薩,您視野裡有無數的苦難和不平,您為什麼不來拯救?假如您在等待,您又打算等待哪一天?
剃度師的剃刀在牛皮上“蹭蹭”地磨著。聲音吞噬著武則天的心,但是奇蹟又出現了,當剃刀在她頭上即將揮起的時候,她突然又變得無比堅強,面帶微笑,輕鬆地等待著。剃度師驚訝了一下,她在感業寺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