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8港元。此後,巴菲特一直持股未動。截至2007年6月,中國石油股價躍過12港元,巴菲特的23億股中石油僅靠價差就賺得純利潤237億港元,收益達10倍,這是何等輕鬆和灑脫!當然,這需要您用心培養獨到的投資眼光和堅毅的投資定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寫了這一本書,希望能幫投資者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搭建一個正確、系統全面的理財分析框架。有了這些做基礎,大家就可以用它去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理解國家的各種貨幣、財政政策,明瞭股票漲跌的實質和原因,從而真正能用一副過硬的“理財腦”去作投資決策,不至於盲從他人而造成損失。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有了正確的方法自然可以不斷修煉、不斷進步。
本書分章對銀行業務、債券、股票、衍生品、基金、保險和房地產等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我力求在有限的篇幅裡講透它們,讓您有個透徹、全面的理解。我不僅力圖說明某品種是怎麼回事,如何投資,而且還儘量對其整個的執行體系和各參與者在其中的角色、作用做獨到的說明,比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的盈利模式。介紹這些是為了讓大家明白,其實在這些機構行為的背後,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考慮,這種利益有時和投資者是有衝突矛盾的。比如基金公司希望多賣自己的基金,券商希望您不停地交易從而多掙交易費;而保險公司也希望您買保險……因此,個人在投資時,需要明晰各種利益關聯,不要被人忽悠。
此外,和其他理財書不同,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圖表。“一圖勝千言”,看圖給人更直觀、更系統、更準確的印象,有全景概念。
這不是一本速成書,沒有什麼一天就會的理財絕招,而更多的是一些投資的分析方法,是理財基本功的介紹。“圓”您一個“理財腦”,是寫本書的目的,也希望您在閱讀本書後真正具備一個“理財腦”,而您自己的高含金量的頭腦才真正是日後暢行理財世界的通行證。
第一節:理財早知道
1�你不理錢,錢不理你
你不理錢,錢不理你!這句話儘管早被人說爛了,但依舊是真理。美國從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間,美元貶值為原來的1/54,換句話來講,1美元的購買力,100年以後只有1/54。所以,不理財,只有坐等失敗。錢不僅要理,還要審時度勢,理得正確,理得高明。
諾貝爾獎自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以來,以其規格高、獎金多而為世人矚目。目前每年頒發6個獎項,每個獎項100萬美元獎金。事實上,諾貝爾基金會之所以能夠順利支付高額獎金,除了諾貝爾本人捐獻的980萬美元外,更應歸功於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有方。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成立初期,為保安全,在其章程中明確規定了基金的投資範圍,被限制在安全且有固定收益的投資上,例如銀行存款與公債。此舉儘管安全,但50多年後,低報酬率使得諾貝爾基金的資產流失了近2/3,到了1953年,總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眼見資產將消耗殆盡,在麥肯錫諮詢公司的建議下,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在1953年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將原先只准存放在銀行和買公券的資金轉向投資股票和房地產。新的理財方法一舉扭轉了整個諾貝爾基金的命運。到了1993年,基金會不但挽回了過去的虧損,基金總資產也增長到了27億多美元。
連諾貝爾基金會都需要進行投資、理財,作為個人,自然更加需要。很多人希望自己能不斷地漲工資,有更多的收入,以為憑著這個就能過幸福生活。實際上,很多時候儘管收入多了,但同時還要花更多的錢去買更大的房子,買更好的車,買各種名牌產品,日子反而比以前拮据了,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個怪圈。
所以說,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不能適當地理財,錢再多,也解決不了大問題。
2�理財不只是掙錢
“10萬元,透過理財,1年後你能幫我賺多少錢啊?”許多人都會這麼問。事實上,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投資,就是錢生錢,將理財與投資收益畫等號。
其實,理財與投資並不能等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中資產的合理配置,不但要考慮財富的保值和增值,更要保證一人或一家的財務安全。如圖1所示。
理財在追求投資收益的同時,更多注重的是人生規劃、風險管理規劃、投資規劃、養老規劃、遺產規劃等一系列的人生整體規劃,因此說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