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能到此般大小,然後再經過兩年的雕刻,一年的拋光精磨,才能使用。當然,最難能可貴的是這種甘石木,十分難得,更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老王爺手上的這柺杖,恐怕是世上最貴的柺杖。
老王爺坐安穩了,又仰著頭看了一下場上的眾兒孫,笑道:“行 了,都坐著吧。”聲音老邁卻並不孱弱。老王爺發了話,餘下的人都鞠躬行禮,這才敢入座,而後面站著的僕人也開始各自忙碌起來。徐南方也重新走回三太太的身後,幫襯著佈菜。
老王爺環顧了一圈,目光停留在夏絳諮身上,夏絳諮於是沒等老王爺說話就站起身來,主動地向老王爺問起好來,“爺爺,諮兒在北京的時候謹記爺爺的教誨,看了四書五經,現在已經能背下許多。……諮兒記得爺爺喜歡詩經,孫兒在北京問了幾位德高望重的學者,聽書他們前一陣子新挖掘了一個古墓,找到了一些未被孔子刪過的詩,孫兒背了幾首,背給爺爺聽啊……”夏絳諮帶有幾分諂媚,兩隻手扳在身後,簡直要拿出一副背書的架勢。他此舉足以顯示夏絳諮是早有預謀,刻意準備的。
青色卷 第三十一章 夏家孫兒
夏絳諮當著大家的面彬彬有禮的向老王爺問好,說著老 的詩經,還說到前一陣子去了北京的某某地方,幫老王爺尋到了一本孤本的書,眾人只見他不知從哪裡變出一本包得嚴嚴實實的書親自遞了上去,不禁都有些詫異,誰都沒想到一個看起來還沒長大又不聽話的諮少爺會一改常態。
尤其是三太太,夏絳諮一向同她忤逆慣了。在她眼裡,夏絳諮不同自己搗亂就行了,也從來不指望他能博取什麼好印象,可是現在,夏絳諮的表現讓三太太恨不能往自己頭上澆水,看看這到底是不是自己在做夢。
老王爺欣然接過夏絳諮手裡的書,手到底還是因為年邁,有微微的顫抖,他好半天才把書開啟,看著夏絳諮送的禮物,臉上的笑更加濃密了,忍不住把夏絳諮誇讚了幾句。剛才就因為夏絳諮一氣呵成的背誦 《詩經》而對這個並不討喜的孫兒改觀,現在看夏絳諮為自己尋訪了一本孤本,想來這禮物十分難得。
旁邊的大安人有些臉色不善,小安人卻自然是滿面笑容。場上除了她為自己的親孫感到滿意,其他的人都是一般的各懷鬼胎。
夏絳諮落座的時候,滿心歡喜地看向對面,徐南方當然知道他在看什麼,可是三太太恐怕無法給他所期待的表情。
也不知道夏絳諮是什麼時候轉變了,想來是自己一味得同母親對 立,也終於感到乏味。加上徐南方點破了夏絳諮自己的真實心思,夏絳諮最終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
既然不能用自己的抗爭來引起母親的注意。就用一鳴驚人地方法好了。他早早就做了許多地計劃和打算。要讓所有人都為他今晚上的表現吃驚一把,他早就買好了禮物,準備好了說辭,就等今天晚上給三太太一個驚喜。
夏絳諮臉上的笑有些黯淡了,他一定是看到三太太眼裡頭並無半點欣喜之色而有些失望和疑惑吧。
哎,徐南方輕輕嘆氣,可憐夏絳諮一直以為他媽媽是一心一意要把他推上最高點,到最後,不過是三太太手中的一顆“棋子”,用自己的兒子做的棋子……
徐南方正替夏絳諮惋惜著。大安人已經在徵求老王爺意見的同時,宣佈酒宴開始,於是所有人又端起手裡頭的酒杯一起向老王爺祝酒,齊齊說些延年益壽的祝福。
然後就是各桌各人分批次的上前去敬酒,從大房地大太太開始,一直到四老爺、四太太一一上前敬酒。徐南方聽著他們的祝詞。看了看周圍的擺設,全是各色的菊花盆景。這才恍然明白今日的家宴並非是為三太太所設,只不過今日是重陽佳節,一家人按道理需要聚聚。
現在已經不像徐南方所在的時代注重重陽登高,許多人都已經不過這個節日,雖然夏家注重傳統。但老王爺畢竟年事已高。想要去登山遠行,實在不現實。於是也只能在夜裡地時候,讓一大家子都聚在這裡。喝著菊花果子酒,吃著端上來熱氣騰騰的重陽糕。
徐南方看著夏家地人熱火朝天的吃著,祝禱著,不論這熱鬧是真實的,還是表面的虛華,他們始終是一家人,始終走著自己的軌道,這樣地佳節不免讓徐南方有些黯然神傷。
正想著,這邊廂已經輪到孫子輩上前進酒。
先是大少爺夏玄凜。他端著酒杯上前,祝頌了兩句,老王爺就問道怎麼孫媳婦沒來。夏玄凜解釋了一下,老王爺倒也沒有怪責,只是和藹地說道,“重孫下個月就要出世了,你們可得給我悠著點,我都這麼大年紀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