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他自己,是為他黃逍好。一些小政令改改倒還無妨。這個城門稅可是關係大。別看那幾文幾文的。光是一天進出陰館的人就多少了?那又多少稅收?見郭嘉的態度很堅決,弄地黃逍也有點懷疑。莫非是後世的學問用在這裡不合適?
於是黃逍只好將城門稅暫時不提,不過鑑於雁門境內不是那麼平靜。黃逍又頒佈了一條法令。過往商人,可請軍隊護送之,以保平安。各地守將亦可酌情派一些將士護送過往的人。當然。這要收費的!相當於後來的保鏢。只是這個錢,各地守將不需要上繳。用來改善手下將士的生活條件。這令一出。頓時不少將士對自己的主公充滿了好感。
對於這一政令,郭嘉卻是舉雙手贊成,此不失一收攏人心的好辦法,還能改善軍士的生活。
“奉孝,我雖知你非迂腐之人,然你多少還是有些墨守成規!時代是在進步的,人的目光也是要向遠看,該改的要改,該廢的要廢,若不然,終難有寸進。我欲去掉商業上的一些雜稅,只收交易稅,暫時就定為十稅一吧!”
“主公教訓的是,不過,去掉這些雜稅,只收交易稅,卻不是使稅收大大的下降嗎?”郭嘉不解的問道。
“奉孝糊塗啊,君不知,商人多了,交易的量多了,自然彌補了缺失的那些稅。商人,無利不起早,要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雁門也是一大郡,更是戰馬交易的集中地,為何商業卻不是很發達?或許有士族的一些原因,但歸根結底,多是過重的雜稅所致。我家鄉有一句話,薄利多銷,吸引來了商人,交易量上去了,何愁無稅可收?”
郭嘉津津有味的聽著,自內心佩服,原來,還可以這樣收稅!枉嘉自認聰明,卻不及主公一言,一席話,勝嘉讀十年書!真是長了見識。自此,郭嘉對黃逍心悅誠服。
那些原本在陰館的人,一開始見陰館變了稅收,心中惶惶。但是一細想,頓時又眉開眼笑。原本的稅收,不管你有沒有在陰館交易,只要你帶著貨物進了陰館,就要交稅,而且是按你貨物的價格收稅。這也是當今天下城池中普遍的收稅方式。
但是如今。雖然進城門的那個人頭稅還在,但是進了陰館如果沒有交易那麼就不用再交稅了,只有交易成功的時候才收取一的稅收,這簡直就是商人的福音啊。短短半月間,那些商人們就透過自己的渠道告知了自己的親友。隨即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所有得到訊息的商人紛紛趕往陰館,一時間陰館幾乎成了西北的商業中心。不管什麼貨物都可以在裡買到。
大量商人的來到。大大刺激了陰館的商業與消費。一些眼光卓越的商人來到郡守府,紛紛請求欲在陰館設店。
郭嘉這些日子可是樂壞了,真有那種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稅收真如黃逍所言,非但沒降,反而比以往提高了五六倍!心中更是對黃逍佩服萬分,主公真神人也!
望著府門前熙攘的商人,黃逍想了想,自城內西南劃出的那商業區中劃出位置最好的一部分,按著後世的眼光將那地皮逐一定價賣給那些商人。而且定的是五年期限地皮。
郭嘉看著那天價的地皮被商人們爭著購買,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如果可以的話,一定會的),這些人居然花如此高價買一塊地皮,而且還只是五年期限而已!枉他人稱“鬼才”,也想不出所以然,其實,他雖多智,卻是一商業白痴,如何有那些商人的眼光!
集中的商業區,大量的商人入駐陰館,物價,再也不是世家所能控制的了,所有的一切,皆往良性發展著,陰館,以肉眼能見的速度日漸繁榮。
第一卷三國揚名第二十二章戲志才歸張遼高順
張遼(169—222)字文遠,漢族,雁門馬邑人。Qisuu。coM本聶壹之後,為避災禍改姓張。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官至前將軍、徵東將軍、晉陽侯。後人將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先鋒,挫其銳氣,後孫權軍感染瘟疫,敵軍十萬退卻,追擊時,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揚天下,拜為徵東將軍。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尚不敢與其一戰。吳國有小孩哭聲不止,其母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