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說撤的也是你,怎麼都是你!雖然我也有心撤,可是我公孫瓚心有不甘啊!
“伯珪兄,事實就在眼前,備也不會想到會如此這般,哎!我等大軍如此,即便是再多,也…”劉備實在說不出口,轉而化為一聲長嘆。
“我不甘心啊!怎麼會這樣?這還是我公孫瓚賴以抵抗鮮卑羌人的大軍麼,怎麼一點都不像?玄德,你告訴我!”公孫瓚抓住劉備的肩膀,猛烈的搖晃著。
一敗再敗所至!劉備輕拍了拍公孫瓚的手,輕聲勸道:“伯珪兄,認清眼前形勢吧!如今,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尋到冀州囤糧所在,然後迴轉北平,再作他圖,除此而外,別無他法矣!快撤吧,黃逍大軍出來了,伯珪兄!”
公孫瓚狠了狠心,終於下定決心,無力的揮了揮手,命令道:“撤!”
聽到公孫瓚的命令,公孫大軍如蒙大赦一般,蜂擁望大營所在退去,似乎黃逍大軍就尾隨在身後追趕一般,惶惶而竄。
“這是……”剛出大營的黃逍詫異的看著潰退的公孫大軍,這又是唱的哪一齣?不是來與我開兵見仗麼,怎麼就這麼走了?疲兵之計?不對了,這麼折騰下去,疲憊的只會是他吧!轉頭看看眾將,也是一臉的疑惑,一個個如同丈二的和尚般,摸不著頭腦,一臉疑惑的看著遠去的公孫大軍。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公孫瓚大軍退了!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主公開了兵法之先河矣!”沮授震驚的看著遠遁的公孫大軍,強忍著心中的震撼,出營來到黃逍的身邊,拱手稱頌道。
怕是被大軍是殺氣所嚇吧!方才大軍的殺氣可是連我也懼怕幾分!不過……
“不戰而屈人之兵?哈哈,此非逍一人之功也,乃全軍之威所至!軍威所在,精利至斯!”
第一卷三國揚名第090章各相算計聚白馬谷
“主公,公孫瓚大軍為我軍軍威所迫,無奈退去,然其糧草所剩無多,自然不能持久。正如主公所言,即便是其想退回北平,糧草也不能為繼也!戰又不能戰,退又無糧維持,然其已無戰心,只能做思退之策,欲退,必須先要尋糧草,縱兵搶糧估計那公孫瓚還做不出來,其必然會尋我冀州囤糧所在,主公當早做安排才是。”
雖然公孫大軍退去,然全體的將士熱情絲毫不減,退回到軍營內,三個一幫,五個一群,學唱著黃逍剛教下的《精忠報國》,一時間,大營內到處洋溢著歌聲。
黃逍的大帳內,除卻粗神經的張飛、典韋混在士兵中學唱著那首《精忠報國》不在之外,其餘數人齊聚一起,商議著軍情。沮授想了想,對黃逍說道。
“安排我早已做下,前者已派張頜張將軍前往內黃做了佈置。附近的囤糧之所在最近者就是內黃,逍料其必會往此處奪糧也!時間,也應該就在這一二日內。”黃逍言語中甚是篤定。
“主公之策,授已知曉。不過,與內黃距離差不多的的囤糧還有一處,乃是西北方向的毛城。毛城所在,距離此處與內黃相差不多,又有公孫瓚大軍不曉冀州之地,必使軍兵四下打探,若其先打聽到毛城,那……”沮授說到此處,不再言語,然話中之意,大傢俱是明白。
“原來還有一處!非公與所言,逍尤不自知也!”黃逍大驚,若是公孫瓚往了毛城,那自己在內黃的一切佈置……一半的糧草啊,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此非主公之過也,主公並不是冀州人,不知冀州詳細也是常理所在,即便是授,也是方才想去,身為軍師,未能即早提醒主公,乃授之過也,有負主公厚望。”沮授深深一禮,滿臉的內疚。哎!自己枉為冀州人啊!沮授哪還不知為什麼主公帶他來界橋,無疑是看他是冀州人,深知冀州地貌也。
“智者千慮,還有一失,授又何過之有?此時亦不晚矣!公與可有良策?”黃逍笑看著沮授,寬慰道。
“主公可使一人,著公孫大軍之裝,混進其大營內,散佈我冀州囤糧所在為內黃,則主公之計必成矣!其還有二便,可著令其在公孫大軍中刺探其軍情,也好令我大軍早做安排,如此,一舉兩得也!”
“散佈訊息?妙!好個一石二鳥之策!”黃逍讚道。
“主公謬讚。主公心中怕是已早有韜略,授只不過道出主公之策爾,何敢得主公如此稱讚。”
“公與何來如此客氣?此事由你全權處理,一有情況,馬上報與我知!哦,對了,對派幾個人,這樣令人信服的面更大一些。”
“是,主公!”
“伯珪兄,大喜也!”劉備興沖沖的衝進公孫瓚的帥帳內,邊跑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