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2/4 頁)
這四人”黃逍大笑著道。
龐統、荀彧、荀攸、荀湛,這四個人,在黃逍的第一印象中,就是:牛人。
龐統之名,傳享華夏數千年,其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龐統早年便以“鳳雛”(就是鳳的雛,小鳳凰,假以時日,一定會高翔於九天,清鳴於雲中,這是別人給他這麼一個綽號。)之名與諸葛亮(臥龍)齊名於荊州。當時徐庶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赤壁大戰後,龐統來投靠孫權。但是,由於龐統太小看周瑜,而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所以孫權發誓不用他。魯肅就推薦他去劉皇叔(劉備,漢獻帝的叔叔)那兒,龐統聽取了建議,就來投靠劉備。但未得重用,不得以領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其後經諸葛亮、魯肅極力推薦,劉備方才再度召見龐統,與之談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於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又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可嘆的是那羅貫中,將龐統寫成因疑諸葛亮欲爭功,不從諸葛亮來書勸阻,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為亂箭射死。後來更是寫到有童謠曰:“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路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這樣的詞彙來,也使得龐統的形象,在中國人的眼中大打折扣。
荀彧、荀攸就不必說了,歷史上曹操能夠爭霸天下,少不得這荀氏叔侄的從旁協助,二人都是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至於荀湛,那也是袁紹麾下少有的謀士,雖然其名聲不在審配、逢紀等人之上,但是,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又豈是庸碌之才?荀氏三若,哪一個又弱了?
“你來了?”
荀氏叔侄三人被關在一個牢房之中,並沒有給上了枷鎖,雖然是被關押著,但除了人身自由以外,與常人並沒有二樣。被關了數月之久,三人並沒有清攫幾分,在良好的伙食下,竟然有些發福。
黃逍,三人自然是認得,見黃逍走進了牢房之中,荀氏叔侄三人也並沒有感到太多的奇怪,他們都是明白人,自然瞭解黃逍一些,知道,以黃逍的為人,遲早會來見他們,只不過,他們沒想到,這一等,就是數月之久。如果不是前些日子,陳群來見過他們,他們還真會以為,黃逍已將他們忘記了呢。見黃逍徑自走了進來,坐下後,荀彧淡淡的問道。
“不錯,朕來了,你們叔侄三人,是不是也該出去了呢?”黃逍笑著問道。
“如此,怕是讓你失望了。”荀彧沉聲說道。
“荀文若,朕看你也是一精明人物,為何追隨袁紹這樣的小人,袁紹號稱四世三公,雖表面聲隆,有愛才之名,不過也是沽名釣譽之輩罷了。當初與十六鎮諸侯相約共伐董卓,如今還不是背棄盟約,做這偷雞摸狗的勾當?以大漢臣子自居,還不是開拓自己的地盤,何時曾念著當年的聖上?還不是隻為自己利益,暗中施用詭計欲謀取冀州不成,反圖盟友公孫瓚之地,如此,可還有半分仁德之相麼?自立為帝,他又有何德何能?”黃逍輕輕的一笑,說道。
說服,也要講究方法,而黃逍所取的突破口,顯然就是荀彧自身認為汙點的所在。不錯,投靠了袁紹,是荀彧怎麼洗也洗不掉的汙點,縱然是事出有因,但是,誰人又會看到這些?汙點,還是汙點。
黃逍的話,雖然聽之很是平淡,但話語中,卻無不是咄咄逼人。
荀彧身子,猛的一震,雙目之中也是閃過一道不易察覺的光芒。
黃逍雖表面上是說袁紹,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說的荀彧以前的主子曹操?枉稱仁德之人,卻行宵小之事,雖是說得冠冕堂皇,卻何時掛念當年身在洛陽危險之中的聖上?以信義自居,當初與虎牢關前相約攻伐董卓,到了袞州,還不是隻為自己利益,甚至害死了鮑信。鮑信名為戰死,但是,其中的箇中緣由,身為當世人的荀彧又豈是不知曉?
“如此之主,何必追隨,荀文若,此時還不棄暗投明,以有用之軀,為天下百姓謀一份福利”黃逍接著說道。
“呵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