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1/4 頁)
著士兵繼續巡視著莊園的一角一落,確定著不放過一人,不落下一件有價值的東西。
典韋可是深深的記著黃逍所說的話,“雖然不是土匪,只是臨時客串下,但也別讓專業的人士笑話咱們客串的不敬業”
“你笨啊這些竹簡可都是為主公找的,當然要統統的拉回去你們裝好了嗎?”典韋哼哼著問道。
“啊?”那士兵聞說一愣,隨即嘴裡嘟囔道:“可是,那些竹簡很沉,太多了,一車裝不下,帶上那些破爛,也太過累贅了。”
“破爛?”典韋怪叫一聲,以手點指著那名士兵喝罵道:“你個敗家子,知道什麼,主公說了,這些書籍什麼的,比之財寶都要寶貴的多主公曾經說過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什麼玉的,你個小子懂什麼,快裝車,車輛不夠的話,在莊園裡找幾輛來”
“喏”那名士兵被典韋唬的一愣一愣的,眨巴眨巴眼睛,乾巴巴的應了一聲,轉身離去,一邊走,一邊心中奇怪,什麼時候這為莽將軍也懂這些了?
“不行,俺還是親自去一趟吧主公可是最重視這些典籍,好不容易這裡有這麼多,可不能再出點兒什麼閃失文遠兄弟,俺老典先去一趟,此間也沒什麼大事了,就交給你了”士兵走後,典韋想了想,還是感覺有些不放心,遂對張遼說道。
典韋說走就走,話音落下,也不待張遼說什麼,一抹身,兩腿邁開,風一般追著那士兵而去。張遼苦笑不得,為這位同僚彪呼呼的作風很是感到無奈。
“唉這傢伙,還是這麼風風火火的算了,這邊也沒什麼事了,我也過去看看吧看看他到底給主公收羅到了些什麼寶貝。”張遼說完後,搖著頭也跟了出去。
“子滿,都弄到了什麼好東西?”張遼走到典韋的身邊,見典韋正指揮著士兵小心翼翼的望車上搬運著竹簡,他不禁好奇的問道。
“嗯,俺大致檢視過一邊,有《老子》、《莊子》,還有一部《易經》等等,但是主公最高興見到了應該是俺這次尋到的一部完整的《商君書》和《左傳》”典韋記憶倒是很好,頭也不回的說道。
“咦?子滿,我記得你剛跟隨主公的時候,好象不認識字啊,怎麼現在……”張遼很是不解的問道。至於典韋說的那兩部書,張遼自然知道是什麼,也正是黃逍看重的東西,也不為奇怪,他最奇怪的就是,一向粗莽的典韋,居然能識文斷字
“要是你天天被逼著,也能做到”典韋哼哼著說道。可能是想起來黃逍以“身為護衛統領不能沒有文化”為理由,強迫他天天捧著書本的情形,不由得打了個冷戰。
……
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戰鬥,很快的結束,所有膽敢反抗的莊丁無一倖免,悉數被虎狼一般的將士砍殺。將金銀細軟等貴重的物品裝上了車後,在放棄了抵抗的莊丁送瘟神的目光中,典韋、張遼帶著得勝的軍兵,帶著戰利品,揚長而去。
至於糧草等物,帶不走的,能燒則燒,不能燒的也遵從黃逍之意,分給了當地的百姓。至於怎麼分,那就不是典韋、張遼所管的範疇了,反正,糧食留下了,百姓,也通知到了,而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剩下的瑣事,放任百姓自由就是了。
戰火連綿燃燒,在韓遂處處流血的同時,三郡各地遍佈著不同數量的黃逍大軍計程車兵,大車小車的將韓遂流出的血運一一送回了黃逍的大軍營寨中,充當著攻打韓遂的軍費。
黃逍大軍的攻勢給予了韓遂在酒泉、敦煌、西海三郡的勢力以極大的震懾,又兼之這三郡,完全可以說是韓遂的老巢所在,而黃逍說打就打,讓原本死心塌地追隨韓遂的世家大族心中起了了別樣的心思。韓遂在三郡的統治基礎被徹底的搖動了
樂涫城外,韓軍視線不能及之處,黃逍此時也正在城中和一干無事的謀士和將領們在飲酒聊天,面對著這種嚴寒的天氣,擁有棉衣的黃逍大軍抵禦寒冷的能力可是要強於韓軍。而且黃逍軍中的待遇完全要強於其他諸侯,大雪紛飛,士兵完全可以躲在厚厚的帳篷之中。而韓遂的軍隊,保暖措施落後不說,除了嫡系精銳,其餘士卒只能繼續在刺骨的嚴寒中湊著火堆瑟瑟發抖。
對於棉花,在歷史上的三國時代還並未大面積給予種植,甚至,還無人知道棉花的具體用處。歷史上記載,9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遊記》中記述,在中國看到棉花,在花園裡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